紧扣“六个民政” 实现“六力同向”
联动共建打造精致模范机关

发布日期:2023-12-05 16:51 来源:威海市民政局
字号:

今年以来,全市民政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省厅“1261”行动计划,创新实施“1+6”联动机制细化实化“三级联动”,推动主题教育和模范机关创建取得实效。

一、紧扣“忠诚民政”,“组织联动”增强引领力。坚持市县联动,把落实主题教育部署要求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威海、对民政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有机融合,市县一体谋划,联动打造“五型”精致模范机关,创建经验在全市“三级联动”试点工作推进会上交流。坚持同题共答,聚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研究制定加快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98任务,细化252个评估指标,闭环抓好落实坚持学习、调研与实践并重,开展“困难群众千户大走访”,市县共走访群众1393户,解决难题686个形成调研报告79篇,有力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紧扣“为民民政”,“服务联强”增强战斗力。聚焦困难群体救助帮扶市县联动实施27个民生实事项目,惠及困难群众350万人。整合17部门23类74项数据信息,建立低收入人口“黄橙红”动态预警系统,加强救助与慈善相衔接,保障困难群众近10万人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打响“幸福威海、康养福地”品牌,接待旅居老人2.5万人积极推进居家社区养老和“积分养老”“睦邻互助”等服务新模式工作经验被新华社《大众日报》宣传报道。加快康复辅具产业发展出台支持政策清单,推动康复辅具产业园区建设和租赁服务保障残疾人2.1万人次。

三、紧扣“品牌民政”,“品牌联创”增强融合力。坚持党建引领,市县积极打造党建业务融合发展品牌,争创一批优秀基层党组织、“红色引擎”示范点等。推动“一区一品”,打造9个“威海红帆”社会组织区域子品牌、4个社会救助品牌,“环环助”“文暖你”“荣易办”被确定为全省优秀社会救助品牌强化品牌孵化,先后培育打造“阳光洒满窗·家家悦”等30多个慈善品牌项目,“爱润海娃”等40“护童成长”品牌项目,“点亮星光”等15个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惠及特殊群体近8万人,“威助你·爱汇海”慈善助医项目入围全国慈善会榜样宣传名单

四、紧扣“活力民政”,“活动联办”增强向心力。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开展主题教育,构建“五学联动”机制,组织实地教学4次民政讲堂3次,推动“联学联建”,促进整体提升。开展“创新突破年”活动,市县共确定33个创先争优项目,定期亮目标、亮进展、亮成效,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强化典型引领,选树19名“最美基层民政人”,以榜样力量凝聚发展动力。汲取“千万工程”智慧力量,开展“新时代新社区新生活”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打造“涛声中的婚姻登记处”巡回点,方便登记群众,倡树文明新风。

五、紧扣“实干民政”,“风险联防”增强管控力深化干部作风建设六项行动,开展作风问题“六查六改”,确定23项对标任务、37个对标对象查摆解决问题343开展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问题整治,推进社会帮扶群众满意度百日冲刺行动,聚焦基层不满意诉求和巡视巡察反馈问题等,市县联整改问题20个。开展重大风险隐患专项整治,成立105个检查组,整改安全隐患538个。强化廉洁风险防控,梳理岗位风险点300余个,逐个制定防控措施。编制4期《廉洁警示录》,拍摄“青年话清廉”短视频,推动廉洁教育走深走实

六、紧扣“整体民政”,“资源联通”增强发展力。充分发挥议事协调机制和工作专班作用,聚力推进社会救助等民政事业发展,并在共同富裕先行区创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全龄友好型城市建设等中心工作中展现民政担当。支持社会组织聚焦民政领域开展专业服务150万人受益加大地名文化宣传保护,成立地名宣传队,建设地名文化建筑,2个区市被评为省级地名文化保护试点。加强智慧民政建设,不断优化完善智慧民政数据平台功能,聚合8类29项民政业务数据,共享市县数据信息近600万条,保障民政工作精准高效运转,助力“一次办好”改革及“无证明城市”建设。

(文章来源:威海市民政局)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