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信息

2023

12/18

14:48:52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分享

山东省沂南县智慧化“小门牌”助力乡村“大发展”

近年来,山东省沂南县持续推进地名文化保护工作,打造“沂南有名·名扬沂蒙”地名工作品牌。今年,在省市民政部门指导下,扎实开展了全省社会力量参与地名文化保护试点工作,着力探索地名文化宣传保护载体的创新与实践。

为解决传统门楼牌在信息共享、文化服务等方面的不足,沂南县启动智慧门楼牌项目,将地名来历、历史沿革、地名文化等内容上传沂南智慧门楼牌小程序、“沂南首发”APP,“小门牌”承载“大文化”,以数字化助推地名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建立工作机制,形成政府合力。沂南县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区划地名委员会,充分发挥议事协调作用,召集负责地名文化资料挖掘、整理、审校工作的相关部门召开工作会议,明确工作任务。相关部门抽调业务精英,组建工作专班,切实形成部门合力,实现地名文化得到“官方认证”。对接公安部门、软件开发公司,确保“沂南地名文化”板块落地“智慧门楼牌”平台的可行性、稳定性、持久性。

组建专家智库,动员专家力量。沂南县面向社会公开征集30名区划地名专家,进一步挖掘地名文化、采编地名故事,整理形成《沂南历史文化》《沂南古史钩沉》《沂南文化记忆》《阳都山河锦绣》《阳都文史纵横》《汶河岸堤》等多部地名文化书稿,为沂南地名文化保护工作提供了真实、可靠、丰富的素材资料,夯实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建设信息员队伍,发动基层力量。沂南县民政局结合城乡网格员设置情况,建设城乡地名信息采集员队伍,覆盖全县942个自然村,17个城市社区,负责当地地名文化资料挖掘、收集、整理等工作,从基层选定人员协助做好住宅区、楼宇等智慧门楼牌安装及居民的手机APP、小程序注册等工作。

汇聚三股力量,做好传承保护。沂南县以政府引导、专家支持、社会助力为原则,推动地名文化保护工作。召开政府、专家、基层三方代表座谈会,本着尊重历史、对历史负责的高度进一步对资料进行论证、审定。结合沂南县地名文化特色,最终确定将“沂南地名文化”分为“地名古史文化”“红色地名文化”“传统村落地名文化”“历史地名文化”“地名故事”“历史名人”“地名特色农产品”“地名特色非遗文化“等8个系列进行展示宣传,并在智慧门楼牌小程序、“沂南首发”APP的“地名文化”板块内建立系列目录,方便群众查阅相关内容。截至目前,沂南县已安装10万个智慧门楼牌,累计上传地名文化资料16万字。

 

                                (此文转自《中国社会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