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滕州市民政局谱写“三篇文章” 唱响“兼爱民政”
滕州市民政局以建设“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的模范机关为目标,统筹做好政治引领、改革创新、对接基层“三篇文章”,推动模范机关建设走深走实。
一、强化政治引领,激发干事创业新活力
筑牢思想根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同中心工作统筹起来,印发《中共滕州市民政局党组关于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实施方案》,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研讨、主题党日、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深化学习效果。严格落实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制度,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2次。
党建联办促学。召开党建工作暨模范机关建设工作推进会议,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模范机关建设 助力兼爱民政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举办“礼献红色七月 唱响兼爱强音”主题演讲比赛、高扬红旗进社区、“红色不老情 老人心向党”、“少年儿童心向党 关爱守护伴成长”等活动,促进党建与民政业务深度融合。
锻造民政铁军。设立“兼爱民政论坛”,开展青年成长篇、业务培训篇、创新实践篇、先进事迹篇、思想理论篇、沙龙访谈篇等论坛活动,已吸引700余人次参与学习。组织民政干部赴北京、上海、杭州、常州、无锡、武汉、长沙等地开展学习考察,进一步推动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干部培养。
二、聚焦改革创新,发挥民政为民新成效
培育品牌民政。以“兼爱民政”品牌为引领,辐射“党心红·民心暖”党建品牌,“心滕你”“善救善助”“滕爱您”“善国善养”“长青滕”“荷你有约·锁爱一生”“滕阳暖心窝”(流乞救助品牌)等业务品牌,擦亮底色、形成矩阵。“兼爱民政”品牌被《中国社会报》推介。
创建示范样本。开发社会救助“善帮善扶·满意滕州”二维码并链接爱山东APP小程序,创新实施“8+3+1”只凭身份证“一次办好”工作制。全省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调研座谈会在滕召开,“党建+社会救助”工作经验被民政部推广。滕州市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未成年人保护经验做法被省委深改办刊发,并在全国“少年儿童心向党 关爱守护伴成长”2023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上推介,得到全国政协副主席沈跃跃高度评价。
厚植为民情怀。紧扣养老事业发展需求,完成适老化改造1066户。开业运营“幸福食堂”26家。出台《滕州市未成年人文身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全市困境未成年人和留守儿童防溺水倡议书》等文件,成立滕州市手牵手孤困儿童帮扶志愿服务团。开展“为老、为小、为困、为残”主题活动40余场,服务人群6000余人。举办2023年“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项目签约暨服务中心揭牌仪式。
三、对接基层一线,走出民政爱民新路径
建强关爱队伍。成立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事关儿童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46项。综合利用城乡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基层公共服务场所,建设社工站21个。统筹民政助理员、未保专干,儿童主任、社会救助协理员,连续四年面向社会公开招录社区工作者800名,壮大基层为民服务力量。
深入调查研究。成立民政政策法规理论研究学会,探索民政理论创新,确定调研课题31个,开展专项调研活动,调研群众2200余人次。将调查研究与宣传工作结合,开设宣传专栏十余个,发表国家级新闻及理论调研文章37篇、省级86篇,枣庄级40篇;民政局官网、上善传媒政务号发布工作动态2642条。开展“优职能优流程优服务”提升行动,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民政建设,做民政工作的组织员。
回应群众期盼。创新开展“百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组织105名机关干部,分5个批次下沉到全市21个镇街民政科,助力两级救助帮扶服务站、幸福食堂运营、未保工作站、村居儿童之家建设。以“百名干部下基层”活动为小切口,持续开展基层干部进(局)机关、业务培训进镇街、惠民政策进村(居)“三进”活动,实现民政系统“双向奔赴、上下互动、全面提升”,打造一支接地气、肯奉献、有作为的民政队伍,探寻民政爱民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