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信息

2023

10/23

10:14:47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分享

青岛市破解开放式非市政道路命名顽疾“三无路”变为“和谐路”

道路命名工作关系社会、经济运行和民生福祉,具有突出的人民性、全民性、公益性、基础性,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政府管理工作。各地道路命名对象一般仅限于产权为政府所有、由政府投资建设管护的所谓市政道路,其他权属的道路即所谓非市政道路未纳入命名范围。一些对社会开放、具有公共通行功能的非市政道路(以下简称开放式非市政道路),因此“理所当然”地成了无名路。长期以来,这些无法命名的开放式非市政道路引发了一系列的城市管理和民生问题。今年以来,山东省青岛市民政局经过深入调研,在崂山区开展了非市政道路命名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积累了经验,瞠出了路子。

崂山区金家岭街道金泽人才公寓及金顶花园与东城国际小区之间的南北向无名路为三个小区共用区间道路,金泽人才公寓与金顶花园小区之间东西向无名路为两个小区共用区间道路,与上述南北向无名路相接,对社会开放。

这两条道路没有名称,难以识别定位,给市民出行和城市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交警执法也无法填写道路名称地址,靠劝阻、靠贴违停温馨提示,难以形成有效的交通管理,周边居民就道路无名问题屡屡投诉。究其原因,是因为两条道路都位于小区土地红线内,由小区开发商配套建设,产权由小区业主共有,由周边小区物业负责维护管理,属于非市政道路。按照青岛市地名管理有关规定,这两条非市政道路不属于市政府道路命名范围,所以迟迟无法命名。

青岛市民政局经过调研,了解到这两条无名路与市政道路相比,道路设施并不完善,而且开发商后期维护投入的积极性非常低。按照产权归属,这两条道路应归物业管理,但对于向社会开放的道路,让物业来管好很难实现。基于种种复杂因素,这两条路便成了“无名称、无管护、无执法”的“三无路”。本应双向通行的道路,两侧停满了车,无法正常会车,医疗救护、消防救援车辆无法通行,给周边小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隐患;没有路灯,夜晚居民只能摸黑前行。周边居民怨,有关部门难,“三不管”的无名路成了周边居民的烦心事、城市管理的老大难。

经青岛市、崂山区两级民政部门会商研判,认为两条道路产权虽属小区业主,但仅依靠周边小区物业无法对其实施有效管理。两条路虽主要服务于周边小区居民,但因对社会开放,发挥着市政道路的功能,事实上具有公共属性,涉及公共利益。这种情况下,政府应靠前补位,发挥兜底保障作用。具体思路为:撇开道路的土地、产权属性,搁置产权争议,把两条道路移交市政部门管理,纳入市政道路管护台账,进而一举解决命名难、执法难等问题。

                 

                      (作者:赵文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