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心聚力 砥砺前行 以品牌力量开创社会组织发展新格局——山东省管社会组织工作创新案例(第22期)
发布日期: 2022-09-30 09:17 信息来源: 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
信息来源:山东省社会组织管理局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烟台市强化“红心聚力·砥砺前行”品牌建设,积极探索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新机制、新模式、新路径、新载体,引导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提供公共服务、承担社会责任,不断推动社会组织创新发展。

一、强化顶层设计,健全社会组织党建新机制。一是建立工作管理体制。烟台市委、市委组织部、“两新”组织工委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党建引领促进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十条措施》,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两新”组织工委统筹,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行业管理部门和属地兜底管理的全域覆盖工作推进体系。二是建立同步审核机制。充分发挥行政审批、民政部门登记管理职责,建立信息共享对接机制,落实“六同步”要求,实现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信息数据动态采集、跟踪、更新,推动社会组织党组织应建尽建、党建指导员应派尽派,确保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目前,各级社会组织党委共设立社会组织党组织159个、选派党建指导员234人。三是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健全完善社会组织联席会议、局党组成员直接联系社会组织制度,开展实地调研35次。印发《烟台市业务(行业)主管单位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责任清单》,53个市级单位部门对接414家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加强与驻烟高校专家学者、社会组织党务工作者联系,建立40人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人才库。争取市委组织部支持,2022年5月,在市委党校成功举办市级重点培训班次——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培训班,实现历史突破。

二、加大扶持带动,建立社会组织培育新模式。一是推行“一体四孵”培育模式。按照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党员“一体四孵”原则,充分发挥市县两级17个社会组织党建孵化基地带动作用,建立36处街道(乡镇)党建基地,加大培育服务类、慈善类等社会组织。举办“踔厉奋发向未来”社会组织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加强学习交流和教育培训。二是推行“红色公益”创投模式。建立财政投入为主,党费拨返、工作奖补等相结合的创投经费保障机制。市、县两级先后投入650万、1500万资金,奖补社会组织项目96个、购买社会组织公益服务项目228个。《福山创新社会组织“全方位·立体化”参与社区治理模式》入选全国市域社会治理创新优秀案例。三是推行“育苗培点”带动模式。深入推进“五A”社会组织、“五星”社会组织党组织评定,形成覆盖全面、层次分明“双五创建”体系,培树50多个社会组织党建典型,打造10个市级党建品牌和30个党建示范点,辐射带动社会组织整体发展水平。

三、夯实基层基础,探索社会组织保障新路径。一是强化人员保障。修订《社会组织负责人人选审核办法》,制定《市管社会组织新任(拟任)负责人走访、座谈办法》,管理好、培训好社会组织负责人“关键少数”,推进主要负责人与党组织书记“一肩挑”模式。制定《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选派管理办法》,各级社会组织党委选聘85名党建专员,派驻到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和规模较大的社会组织加强党建工作。二是强化经费保障。市级每年专项安排150万元、各区市配套800余万元党建工作经费,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予以保障支持。落实社会组织党组织党建补助经费,确保每个社会组织党组织平均补助每年不低于3000元。对新成立的社会组织党组织赠送“党建大礼包”,帮助其及时、规范地开展党建活动。三是强化阵地保障。2020年采用市区一体模式,投资1500万元,建成4600平米市级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和创益园,全市先后投入1.2亿元打造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党建服务中心和孵化基地,实现市、县、镇街、社区党建孵化功能全辐射、全覆盖。

四、激发内在潜能,强化社会组织作用新载体。一是积极对接上级政策。印发《社会组织“双五十扶贫行动”实施方案》、《参与脱贫攻坚招募公告》和《参与乡村振兴倡议书》,478个社会组织共投入资金和物资价值2512万元,开展项目1862个,受益人口100万人次。开展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活动,19个社会组织共投入资金和物资价值157万元,开展项目20个,受益人口5万人次。二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全市780多个社会组织深度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直接捐助资金650万元,引导动员会员企业等社会力量捐赠资金4800万元和大量防疫物资。广大社会组织与社区、社工、社区志愿者、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协力打造“核心引领、三级共建、五社联动”社区治理新模式,通过行业自律、志愿服务、社区帮扶等方式,在优化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三是积极推进行业发展。广大行业协会商会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沟通政企、建言献策功能,在物流业发展、食品工业品牌、地理标志商标等方面提出发展规划意见1200余条,协助争取全国、省级示范试点以及专利项目35个,提交行业发展调研报告100余篇,承办或组织会员企业参加展会、交流会、培训和论坛等活动680多场次,全市367个行业协会商会主动减免或降低涉企收费,减免收费1195万元。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