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专题专栏事业单位风采
“一网六养 兜底保障”
高青县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聚力
提升居家照护监护服务水平
发布日期: 2022- 09- 21 18: 14

高青县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围绕破解农村养老难题,积极探索开展“一网六养 兜底保障”,努力打造“幸福名城 乐养高青”服务品牌,推动事业单位管理服务提质增效。

一、构建社会救助“一张网”。围绕特困人员居家现实需求,探索推行“社会救助+网格管理+社会服务”工作模式,将特困人员救助工作关口前移、触角下延,兜牢兜实特困供养救助网。坚持范围全面覆盖,对全县1816名特困人员进行一次遍访,了解照护监护需求,重点对因智力障碍、精神障碍以及其他疾病等原因导致不能辨认或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特困人员及监护人情况进行排查,逐一建立信息台账。坚持过程全覆盖,严格对照《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从日常活动、精神状态、知觉与沟通、社会参与、特殊护理等方面对特困人员进行全面评估,有效解决了供养日常照护监护保障不精准、不细致、质量不高的难题。坚持服务全覆盖,按照最有利于特困人员的原则,为其选择合适的照护方式,并纳入社会照护服务机构指导范围。

二、创新实施“六养”模式。一是“亲情赡养”。对主动要求居家照护的特困人员,制定统一监护协议书,由各镇、街道分别与特困人员和其监护人签订四方监护协议,明确监护人的职责。特困人员亲属自愿承担日常照护服务的,全程对照护工作进行考核监督,确保落实落细监护照护责任。二是“亲邻联养”。对不愿集中供养又无亲属赡养或亲属无力照养的,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鼓励居家特困人员与村“两委”、亲属、邻居等签署“一对一”照护监护协议,通过居家赡养、邻里助养等相结合的方式照顾日常生活。三是“专区供养”。依托县中心敬老院、第二人民医院,为智力、精神障碍特困人员提供专业服务,实现特困人员“应护尽护”。四是“村居助养”。实施“照护服务点+长者食堂”,由引进的3家照护公司在每镇设立2-3处长者食堂,打造“照护服务点+长者食堂”模式。五是“社会托养”。引进专业照护服务组织,为我县特困人员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服务,进一步提升特困人员满意度。六是“就医护养”。针对分散特困人员生病住院无人照料、无人陪护及无人办理相关出入院手续等问题,不断探索特困人员就医陪护新模式,解决特困人员陪护难问题。

三、监督考核“三级联动”。为确保特困人员照护监护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建立了村、镇(街道)、县三级监督考核体系。由村级每周对监护照护日常工作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登记和反馈,照护公司或监护人及时整改;镇级考核分为日常考核和月考核,日常考核由各镇(街道)按照10%比例随机抽查,月考核通过日常考核、服务对象投诉及满意度情况,对服务组织的照护工作进行考核;县级组成考核小组,每季度对照护监护服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按比重计算季度得分并计入考核,年终结合月考核和季度考核情况,对服务组织进行综合考核,进一步确保了照护服务质量。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