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名文化

2022

09/15

10:50:54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分享

传统村落—古村黄鹿井


IMG_256

IMG_257

 

 

青州市西南庙子镇政府驻地东1.5公里有一古村落,相传元末明初黄鹿二姓立村凿井一眼,村以井名。明洪武初年葛氏迁此定居。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益都县图志》载:“附郭乡西约黄鹿井。”黄鹿井村依山而建,临水而居,有近700年的建村史,古村里青石垒砌、黄土夯筑的传统院落居多,有着典型的清代鲁中山区传统村落的风貌。

IMG_258

IMG_259

近年来以鲁中传统建筑风格为基调,对老村内“插花”混建等有失统一的新建筑进行立面改造,在色调、建筑形式上进行规范,确保整齐协调,打造北方特有的“青砖白墙灰瓦”和“青砖黄泥墙灰瓦”的房屋建筑群。

IMG_260

IMG_261

聚焦村内遗存的历史人物故居和古建筑,坚持“依旧修旧,修旧如旧”,采用土坯、石砌等传统工艺进行修复,保留“就地取材,质朴粗狂”的原始建筑风貌,以一种平和的、原生态的方式与当地自然环境共融共生。

IMG_262

按照古村志,深入挖掘民俗文化,修复民俗功能,弘扬礼俗传统与乡贤文化,做好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底蕴的传承。参照鲁中山区传统三合院、四合院形式对约长故居、约长驿馆、文举人、武举人等原有院落空间进行综合提升,运用竹、石、砖等乡土材料进行地面铺装,添置水缸、石磨等老物件,还原传统生活场景。

IMG_263

IMG_264

 以核心保护区为界,在古村打造清末古村落历史风貌区的同时,对黄鹿井村上世纪80年代后新建的生产生活区域建筑立面进行了统一喷绘,沿河滨路打造溪畔民居带,与古村整体历史环境相协调,弱化视觉冲突。

IMG_265

 古村进出口延伸道路铺设沥青彩虹路面,实现景区串联。灵活用足、用好古村周边荒废地块,打造富有乡村记忆、民俗烙印的健身休闲广场、古村入口广场,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打造村民们日常交流聚会的公共空间,吸纳游客,提升人气。

IMG_266

 

IMG_267

 立足乡村原生态资源,对古村落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打造有鲜明特色的“奇石、根雕、山小米、蜂蜜、中草药”等传统村落乡村旅游产品。不断丰富旅游项目内容,积极发展民宿体验等休闲度假项目,将旅游活动融入乡村,彰显旅游产品的原生态。

IMG_268

                            (青州市民政局供稿) 

                                作者:曹泽

                                单位:青州市庙子镇政府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