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上午,大明湖街道县西巷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022年暑期夏令营开营了。以“红领巾心向党,润童心育美德”为主题的夏令营为孩子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暑期课程。
听说夏令营的第一堂课是《县西社区周边的地名文化》,孩子们非常期待。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提升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历下者”地名文化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从加强地名文化保护与传承入手,收集整理了县西巷社区周边的地名文化故事,并将这些精彩有趣的地名故事用最简练的语言讲给孩子们听,让一个个地名故事在社区居民中流传,让地名文化深入人心。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这个名字是父母给起的,而且有着美好的寓意。名字会终身伴随着你,不离不弃。名字能不能随便改?”“不能!”“一条街道也有自己的名字。如果随便给它改掉,会发生什么情况?”“快递送不到了!”“找不到家了!......”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发言。
“有谁能说出我们社区周边街道的名字?”“县西巷”、“县东巷”“县前街”......当孩子们罗列出一堆街名的时候,志愿者张志毅老师开始提问了:“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地区的街名有些与众不同?”“为什么不少街名中有个“县”字?”“‘县‘字又有什么特殊含义?”
张老师言简意赅地讲解了“先有历城县,后有济南府”,“三级署衙”等知识点,让同学们充分领略到自己所生活的地区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阐述县西巷周边的菜园街、皇华馆街、北察院街、万寿宫街、钟楼寺街等名字的由来,延伸讲到济南府衙和历城县衙、府学和县学文庙,三级城隍庙以及江西会馆和关帝庙等。一座衙署森严、行馆林立,殿堂对峙,书声琅琅、古色古香的济南府城仿佛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同学们面前。张老师精彩的讲解让同学们体验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济南地名文化之旅。
人依地而栖,地以人而传,地名是独特的文化符号和城市文明,积淀着历史风俗和乡愁。一个个生动的地名故事,激发了同学们传承地名、保护地名的一腔热情。
讲好地名故事,在于充分挖掘地名背后的历史沿革、人文掌故、风土人情、以及时代变迁和当代风貌。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让更多的人了解济南、认识济南、热爱济南,对传承本土文化具有特别的意义。
活动结束后,聆听故事的同学接受了媒体的采访。“从今天的课程中,我学习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知道了我们社区有那么多的街巷,它们的名字里有那么多有趣的故事。住在这里,我感到很自豪。我要把这些故事讲给同学们听,让他们都知道。”接受采访的同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