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好疫情期间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山东不断扩大社会救助范围,提高救助保障标准,确保困难群众温暖过冬。

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董佃超正为妻子谢洪丽办理入院手续。因为罹患白血病,一年多来家里仅医药费支出就达16万元。今年10月份,惠民县民政局通过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发现了董佃超家庭困难,将其认定为低保边缘家庭。

惠民县民政局局长 景乐军:
“根据山东省11月份出台的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办法的规定,修订了家庭财产刚性支出,其中有一项,就是增加了医疗费用支出这一项,董佃超一家因其妻子医疗费用支出太大,我们就将他一家纳入了低保边缘家庭。”
随着医药费支出不断增加,而董佃超因照顾妻子无法外出打工,这两天,当地政府为董佃超一家申请了农村低保整户保。

惠民县辛店镇董家村村民 董佃超:
“我每个月可以领1300多元(低保金),报销比例提高了,住院期间报销完以后,我们还可以再报销剩余的70%。”
截至目前,山东认定低保边缘家庭17.6万人,其中6.35万人纳入低保,702 人被认定为特困人员。在动态监测基础上,山东把受疫情影响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群众及时纳入临时救助范围,实行24小时先行救助。

在新泰市果都镇马家庄村,47岁的张春梅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打工,当地政府部门迅速启动临时救助备用金,3000元救助金从申请到发放不足20个小时。

新泰市果都镇马家庄村村民 张春梅:
“不光给办了低保,还给建了希望小屋,配的双人床、挂衣橱、学习桌,志愿者经常到家里来给送吃的喝的,使我心里暖呼呼的。”
11月份以来,全省各地累计摸排走访困难群众81万人次,实施临时救助1.07万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1934万元。济南、青岛等8市出台了取暖补贴政策,为46万户困难群众发放取暖补贴近2亿元。
山东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处长 邢洪锐: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走访摸排,重点关注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群众,落实24小时先行救助、急难发生地实施临时救助、以及阶段性提高临时救助标准(等措施),让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救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