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民政局:“泉社彤行”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 2022-12-02 10:17 信息来源: 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
信息来源:山东省社会组织管理局
浏览次数: 字体:【

黄河安澜,国泰民安。近年来,济南作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紧紧围绕“三个注重”引导社会组织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在服务重大国家战略中体现了济南担当,展现了济南作为,相关工作经验被中组部《组工信息》、中宣部《学习强国》、民政部《中国民政》《中国社会报》《中国社会组织》和省、市各类媒体刊登宣传。

一、注重党建引领,强化责任担当

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济南始终注重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建立社会组织党建“1234”工作法,促进社会组织党建和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深度融合、良性互动;省内首批成立市委党校市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分校,举办有关培训13次;省内创新建立“综合党委—党建工作站(行业党委)—社会组织党组织”工作体系,指导党建工作站(行业党委)开展相关主题党日活动11次,切实把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现实检验。

二、注重顶层设计,夯实工作基础

做好引导社会组织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需要氛围浓厚的“大环境”、清晰明确的“路线图”和科学可行的“任务书”。济南始终注重“放管服”改革,研发“社会组织管理信息系统”和“泉社通APP”,做到社会组织管理全流程办理和“零跑腿”,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注重政策创制,出台“社会组织能力建设提升年”“社会组织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活动方案10余个,高起点谋划活动;注重部门协同,建立社会组织管理联席会议、综合执法、资金监管、登管协同机制,明确分工,压实责任;注重平台搭建,建立社会组织服务(孵化)平台140处、街镇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62家,积极培育社会组织新生力量;注重资金扶持,全市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并向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社会组织适当倾斜;注重人才培养,累计开展各类培训60余场,培训社会组织负责人和骨干人才10000余人次,为活动提供人才支撑;注重检查督导,组建“社会组织联络员”队伍,实地走访社会组织并发现、解决问题120余个;注重品牌打造,要求各级社会组织开展活动时统一标注“泉社彤行”社会组织工作品牌标识,切实提高品牌带动效应。

三、注重分类实施,确保工作实效

做好引导社会组织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必须明确重点,分类实施。济南一是助力生态环境保护。引导102家环保类(社区)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推动构筑融山拥河生态格局,广泛开展环境绿化、垃圾分类、泉水保护等,济南绿块环保服务中心精心打造的“我为碳减排种棵树——黄河生态碳中和林公益志愿项目”“黄河生态小卫士——黄河净林净滩环保公益志愿服务项目”分获第四届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铜奖。济南名泉研究会以保泉和泉城特色主题开展名泉研究,搭建名泉研究宣传交流平台,创办《古城名泉》杂志,以新七十二名泉为城市名片在名泉文化研究、突出泉城特色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宣传。二是助力新旧动能转换。与发改、工信、工商联等部门联合举办10次“行业协会商会服务省会发展政社交流对接会”,持续开展行业协会商会“我为企业减负担”工作,累计减免费用4201.09万元,惠及会员企业5000余家,积极引导行业协会商会推动会员单位参与新旧动能转换。如济南市电子商务协会通过设立“优秀电子商务企业成长发展基金”、协助政府成功申报“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国家信息惠民示范城市”“国家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智慧供应链体系”等,努力为会员企业腾飞和产业升级赋能。三是助力乡村振兴。开展“‘泉社彤行’六助”活动,引导全市1534家社会组织围绕产业发展、人才培育、文化建设、生态保护、乡村治理、东西部协作等累计投入资金3.25亿元,受益人员383.2万人,并涌现出“五社联动 益行槐荫”“睦邻益家”“益同守护”等乡村振兴工作品牌。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