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专题专栏事业单位风采
济南市儿童福利院"融心、融智、融力"
打造示范标杆儿童福利机构
发布日期: 2022- 12- 01 15: 05

今年以来,济南市儿童福利院以落实全省民政直属事业单位管理服务质效提升行动和创建“三提四优一创”示范标杆儿童福利机构为契机,通过融心、融智、融力举措,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整合社会资源,链接专业团队,助力孤弃儿童健康成长,有力推进儿童福利机构养育、医疗、康复、教育、安置、社会工作一体化发展。

融心:深化品牌打造,以党建引领组织建设和业务工作融合发展

一是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将省会儿童福利机构自身党建优势、资源优势、设施优势、人才优势、专业优势转化为服务效能,充分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每日坚持“晨会”制度,每月开展一期“知行大讲堂”职工素质培训活动,通过专业与通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政治+业务”“线上+线下”“全员+骨干”的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体系。二是擦亮“聚爱童行”党建服务品牌。探索融合型党建模式,组建安全护童、心灵愈童、社工辅童、医护卫童、志愿为童党员聚爱先锋队。积极与省立医院、济南市儿童医院、黄鹿泉村等开展党建结对共建,构建“结对帮带、多向促进、共同提高”基层党建新格局,通过党的组织优势广泛链接优质社会资源,持续满足孤困儿童多层次、个性化成长需求,持续丰富“亲亲妈妈”服务品牌内涵和外延。三是建立“党员网格化亲情帮扶体系”。为持续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持久战,按照居住地就近原则,成立职工“结对帮扶”小组,重点解决封闭职工家庭儿童照护、老人照料、线上教学、物资配送等急需问题,有效衔接民政、教育、医疗等社会资源,为帮扶活动搭建社会支持网络。

融智:聚焦转型升级,完善“养治教康置+社会工作”服务体系

一是打造儿童医疗救助安全屏障。按照“先救治后结算”原则,积极与五家市级定点医院联手,急危重症儿童第一时间通过120急救车转运救治,儿童住院后可直接入住定点医院专门病房,做到所有儿童病情观察、诊疗、转诊、复诊及时高效。利用儿童福利机构远程诊疗和康复培训网络平台,与省立医院远程医疗中心开展专业技术交流活动,与省立医院、济南市儿童医院在健康服务、教学科研、护理培训、继续教育等领域紧密合作,持续探索儿童福利机构和医院合作发展新路径,引领并推进区域孤弃儿童医学康复事业和儿童福利机构高质量发展。制定《济南市儿童福利院卫生所服务质量控制规范》,进一步扩展服务范围,对接主管部门设立济南市儿童福利院预防接种站,承担院内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工作。修订《儿童免疫接种操作规范》,在山东省免疫规划综合信息平台提交用苗计划,及时完善适龄儿童免疫接种,确保济南市儿童福利院卫生所预防接种管理系统正常运行。二是构建“1+1+N”教育体系。以济南市社会福利学校为载体,精确串联学前、义务、多元技能三大教育阶段,构建“1(学前教育)+1(义务教育)+N(多元技能教育)”教育体系。创编《体育游戏活动手册》《创意美术活动手册》《生活自理能力活动手册》三本校本教材,外聘退休特教学校校长担任教育管理顾问,积极参与全市特殊教育学校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交流活动,加快与社会教育教学资源及公办义务制学校接轨。重视大龄儿童的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在“孩子小镇”建立济南市儿童福利院社会实践基地和济南市社会福利学校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在开设泥塑、手工串珠、手工皂、手链编织、丝网花制作、烘焙等特色课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院内和“孩子小镇”农疗基地以及校外劳动实践基地作用,教授儿童农作物种植技艺,通过深化儿童对农业生产的认知和理解,提高劳动实践能力,促进孤残儿童全面发展,经验做法被央广网以《打造一体化教育体系 为孤残儿童成长“赋能”》为题进行了报道推广。三是发挥市级定点康复机构职能。充分发挥智力残疾二级和肢体残疾一级市级定点康复机构作用,践行“在快乐中康复训练”的理念。在利用好儿童福利机构远程诊疗和康复培训网络平台,为医疗、康复等专业技术人员相互学习交流、提升能力水平搭建桥梁的同时,对照康复机构规范化建设标准,补短板、强弱项,采购康复设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儿童康复需求,制订阶段性康复训练方案,并将康复流程和操作规范标准化,采取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多感官疗法、针灸推拿、水疗等中西医结合方式开展全方位治疗,最大程度改善和提升了儿童的综合能力。今年,开展送康上门服务4800余人次,圆满完成了济南市残联残疾儿童救助项目中60名残疾儿童的康复救助任务。经康复训练,儿童的运动功能、认知功能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康复有效率达到90%以上。四是持续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主动承接《儿童福利机构出入管理规范》省级地方标准和《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儿童入院离院工作指引(试行)》编制任务;制订《济南市儿童福利院关于开展困难家庭残疾儿童替代养护专项行动(试行)方案》;围绕机构收留抚养儿童成年后的社会安置、就学安置、集中养育安置等不同安置需求,制定《关于做好济南市儿童福利院收留抚养儿童成年后安置工作的通知》,切实从供给侧角度帮助成年孤儿回归家庭、融入社会。五是引入社会工作力量守护儿童健康成长。针对收留抚养儿童的特殊需求,开展了“福娃迎冬奥”、“花开‘疫’散,‘杏’福相伴”等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活动,累计服务儿童近300人次。链接北京三联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由北京字节跳动公益技术支持,承办“青少年网络素养”项目,为机构内7-15岁儿童开展《网络云游 助力学习生活》《辨别真伪 让网络谣言无处可飞》《见贤思齐 不要盲目追星》《谨慎交友 保护合法权益》四期网络素养系列培训,为困境青少年安全健康上网用网提供实践支持,累计培训近200人次。“幸福家园”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被纳入“济南市市域社会治理项目化推进第二批项目名单”,并顺利完成项目总结。

融力:汇集专业力量和社会资源,全面构筑孤困儿童安全防线

一是打造未成年人保护救助“三圆”模式。汇聚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域法律援助、心理咨询、法治咨询“三方”专家力量,通过举办公益论坛、聘请专家顾问、建立儿童社会工作实践基地等,探索构建以民政部门直入“圆心”、多部门纵横联动充实“内圆”、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拓展“外圆”的困境未成年人精准化关爱保护济南“三圆”模式。二是构筑儿童福利机构安全防护“十全”防线。构建“三防+三提示+三会+一懂”安全体系。即:通过技防、物防、人防“三防”结合,积极推进消防二期提升工程,每日坚持“晨会”制度,全面提升消防“三提示”普及率和从业人员“三会一懂”掌握率。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安全员”“扑救初级火灾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安全理念。每月开展安全巡查及各类安全知识培训,定期开展消防及防疫演练、安全专项考试、创作《十年磨一剑 消防筑安全》消防演练专题片等,做到安全人人知、人人会、人人防。全年共组织安全培训10次、各类演练3次、安全生产专项考试2次,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丰富了安全知识储备,提升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三是精准做好儿童福利机构疫情防控工作。主动与属地卫健疾控部门对接,组织专业医护人员参加核酸检测采样培训,持证上岗,确保全院儿童和职工核酸采集安全高效。使用全市健康信息录入平台,进行人员数据库维护,及时更新职工动态信息,保证全员“应检尽检”落实到位,全力守好疫情防控安全红线。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并重,动态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综合协调和检查督导工作,科学制定疫情防控预案和应急处置预案,规范设置“三区两通道”,超前谋划、科学编制职工轮岗和结对帮扶方案,严格落实防控工作制度措施。今年以来,实施封闭管理3次,累计100余天,保持“零疫情”。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