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11-09
为加强应对极端严寒天气应急救助管理能力,保障流浪乞讨及临时陷入困境服务对象安全过冬、温暖过冬,泰安市民政局提前谋划、周密安排、完善机制,不断提升救助服务能力。
一、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强化与公安、城管、卫健等部门的协同配合,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履行街面巡查职责,加大雨雪等极端天气的联合巡查力度及紧急救助力度,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救助”;依托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居)四级救助管理网格,有效保障受助人员得到及时救助,实现全天候、全覆盖;建立源头治理和回归稳固机制,建立易流浪走失人员信息库,加强对易走失流浪乞讨人员的管理,从源头上减少重复流浪乞讨现象。
二、建立重点人员台账。根据日常街面救助情况,泰安市救助管理站建立了两个重点台账,一是重点人员台账,对不愿接受救助的拾荒、露宿人员建立重点人员台账,在保持关注的前提下摸清在档人员的活动范围;二是重点地点台账,对发现过流浪乞讨人员的车站、涵洞、在建工地及部分24小时自助银行等地点建立重点地段台账,寒潮来临前对两个重点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对发现的人员加大了劝导力度,对拒绝接受救助的人员发放了御寒衣物食品等物资,提前开放了寒冬临时庇护点,在做好出入必检的防疫工作基础上尽量减少登记环节,减少受助人员顾虑,提高救助接受率。
三、做好后勤服务保障。 泰安市救助管理站在做好街头主动救助工作的同时,增加值班备勤人员和车辆,做到24小时站内时刻有人接待、电话时刻有人接听、两组值班人员车辆时刻待命。站内提前储备冬季救助物资和食品,确保救助人员进站就有热水喝、有热饭吃;提前对燃气锅炉、取暖器等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取暖设备处于正常运转状态;另外,与定点医院提前沟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开通绿色通道,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四、筑牢疫情防控防线。严格按照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和市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领导小组(指挥部)下发的《关于将新发现的流浪乞讨人员和临时遇困人员纳入全市整体防疫体系的通知》要求,从严从紧从实做好救助管理机构疫情防控工作。持续落实新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先管后筛”、扫码测温、入站登记、受助人员核酸检测、日常体温测量、全方位清洁消杀等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强站内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全体工作人员按规定开展核酸检测,严格落实管控措施,守护好服务对象的生命健康。
五、强化救助政策宣传。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短信、微信等多种方式公布求助方式和地址,宣传寒冬救助措施和政策,积极引导群众和生活无着人员拨打当地求助电话,为开展专项救助行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发动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等热心群众提供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线索,确保及时发现、及时救助、温暖救助。同时,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加强媒体、救助管理机构和社会公众的互动沟通,提高了公众参与救助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助力救助管理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