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专题专栏事业单位风采
滨州市福利院构建“3543”模式
扎实推进管理服务质效提升
发布日期: 2022- 11- 02 14: 38

滨州市福利院深入开展质效提升专项行动,积极构建“3543”管理服务质效提升模式,充分发掘业务潜能,释放公益潜能,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优质、更加专业、更加规范的养老服务。

一是做好“三补齐”,全覆盖提升服务支撑能力。对标一流福利机构,补齐工作发展短板。开展“学标杆争一流”活动,放眼全国,对标先进社会福利机构,实地考察学习,推进学习内容成果化。加强培训提升技能,补齐素质能力短板。精准开展在岗、转岗和专业培训,制定科室培训计划,实施考核以强化培训效果。开展岗位技能练兵比武,积极参加职业技能竞赛,一线养老护理员在2022年滨州市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一等奖。维护更新设施设备,补齐服务设施短板。全面加强服务对象生活、康复等设施维护更新,涵盖消防安全、室外游乐、围墙改造等,不断增强服务设施功能和智能化水平,提升服务支撑能力。

二是强化“五个一”,全方面提升服务满意水平。构建一套精细养护体系,每年对服务对象进行两次日常生活能力评估,同时根据服务对象具体情况开展两次风险评估,从满足个体差异性需求出发,做到精细化、个案化养护。开辟一条医疗通道,内部设立医务室,每日进行查房,及时关注服务对象身体和精神变化。与毗邻公办医疗机构进行党建共建,实现24小时随时安排医生就诊接诊。应用远程医疗会诊,提供多方医疗资源救治渠道为服务对象进行诊治,实现跨市就医问诊“零跑腿”。与省立医院建立起定期会诊的制度,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精准的医疗服务。形成一套完备保健系统,建立保健室,针对性地开展耳穴压豆、中药足浴、艾灸、雷火灸、拔火罐、红外线烤灯治疗等,对服务对象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膝关节炎等病症,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打造一种文娱休闲模式,每日开展手指操、演奏乐器、看电视等文娱活动。建立手工娱乐室,培训服务对象制作手工作品,种植花卉蔬菜,营造“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良好氛围。织密一张关爱保障网络,设立社工服务科,将社会工作专业纳入职称评定序列,通过链接社会资源方式,全面保障集中供养服务对象幸福生活。

三是编写“四规范”,全领域提升服务管理效能。聚焦“模块化”管理,围绕养老机构管理服务重点领域、重点环节,梳理总结了4大项127小项工作制度及流程,编制完成《滨州市福利院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汇编》。围绕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制度建设和应急演练,编制完成《滨州市福利院安全管理制度汇编》《滨州市福利院应急预案体系汇编》。聚焦业务工作,起草了《养老机构老年人压疮预防基本规范》,对压疮整体评估、局部评估、和预防进行规范。

四是筑牢“三屏障”,全方位防范化解机构风险。筑牢资金安全屏障,健全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严格预算管理申报和经费使用,对捐赠财产使用情况“一月一公示”。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排查内控制度死角,对遗漏点进行查缺补漏,切实防范财务管理、防范财务风险。筑牢安全生产屏障,定期组织安全知识培训,建立安全培训档案,做到一人一档。梳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应急预案,严格落实“每日晨会”制度,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定期排查安全隐患,每月第一周的星期三由单位负责人带队对全院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等进行实地检查,并查看相关安全、防疫记录。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服务对象及工作人员疫苗接种做到“应接尽接”,严格落实消毒通风、定时体温检测、严格出入管理等制度,确保人员安全、机构安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