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基层信息
德州市宁津县健全“民呼我应”工作机制,推动“弱有所扶”创新发展
发布日期: 2022- 11- 16 08: 56

今年以来,德州市宁津县民政局建立健全“民呼我应”工作机制,充分发挥5211365救助热线作用,认真倾听群众呼声,构建为民服务闭环机制,切实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权益,提高群众满意度。对5211365救助热线,能直接回复的,实现当日完成回复;不能立即回复的,实行限时回复承诺制。实行“127”工作法,即1日内救助服务中心将热线事项转办至相关业务科室、局属单位或有关乡镇(街道);相关业务科室、局属单位或有关乡镇(街道)要在2日内对来电人诉求事项进行主动回应,7日内完成诉求事项办结。对于群众“急难愁盼”事项,开展局长直通服务,采取“一对一”“点对点”的方式,力促民政服务务实、高效,为民排忧解难。

宁津县以“民呼我应”工作机制为抓手,推动“弱有所扶”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不断提高社会救助保障水平。2022年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850元和669元;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243元和938元;孤困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737元和1331元。低保、特困等提标幅度均超过原有标准的10%。同时,积极调配资源,确保各类资金每月15日前发放到位。1-10月份,按月足额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金、孤困儿童生活补助、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民政惠民资金6886万元,切实保障各类民政服务对象的基本生活。二是持续完善困难群众帮扶机制。依托社会大救助体系,发挥大救助平台功能,主动发现、主动救助。2022年以来,依托社会大救助平台推送排查困难群众25000余人次。其中,纳入城乡低保345人,特困人员252人,低保边缘户295人,临时救助269人次。三是加大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力度。依托民政政策大宣讲、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以“一镇拖二村”的方式,利用大篷车赶大集、走村入户、发放“民呼我应”服务卡和民政惠民政策明白纸等形式进行有针对性宣传。同时,利用微信公众号、政府网站、宁津融媒和社会大救助一网三平台等信息渠道向困难群众推送相关救助政策宣传信息。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大救助网络优势,压实村级民政协理员主动发现、主动救助和主动宣传职责,进一步强化村级民政协理员定期走访宣传、常态化帮扶力度。将政策明白纸、救助资金发放情况“面对面”告知困难群众,“点对点”将社会救助政策讲解到位。四是发挥主动发现机制作用。针对困难群众得不到及时救助和孤寡老人帮扶等问题,充分发挥村级民政协理员的作用,压实其主动发现责任,通过电话联系、微信视频、上门走访等各种途径,全面了解城乡特困人员、城乡低保家庭、低保边缘户等困难群众的家庭生活状况。充分发挥社会大救助体系优势,依托“线上主动预警+线下主动发现”机制,对全县低收入人口实施动态监测,及时按照相关社会救助政策给予相应救助,做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持续擦亮“暖心民政”的宁津品牌。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