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民政系统模范机关建设省市县“三级联动”工作开展以来,日照市民政局紧紧围绕“九联九促”工作任务,坚持党建引领、创先争优、提质增效、转变作风,创立“1+2+2+2”工作法,推动模范机关创建“三级联动”不断走深走实。 一、坚持党建引领,打造“一个品牌”。2019年,市民政局在全系统开展了“强党心、固初心、传爱心、暖民心”四心机关党建品牌创建活动。今年以来,将“四心”品牌创建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深化“四心+”党建品牌创建,推动党建工作与民政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发展。“四心”与社会救助融合。设立“救助工作先锋党支部”和“救助工作先锋党员岗”,市、县、乡、村党员主动作为,利用阳光救助“一码通”“一网查”“掌上办”等系统平台,在困难群众主动发现、主动救助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以来,全市因病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纳入低保1225人,实施临时救助1246人,社会救助精准化水平显著提升。“四心”与养老服务工作融合。突出党建在养老服务中的引领作用,加大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平台建设,由党员带领志愿服务队广泛参与到社区、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志愿服务中,在全社会营造邻里互助、守望相助的爱老敬老氛围。“四心”与规范社会组织管理融合。实施党建益站、青益学苑、创益计划“三益”行动,深化“日出初光 暖益港城”社会组织服务品牌建设。目前已开展入驻组织联席会议5期,青益学苑举办线下线上培训9期,2000余人次参与学习。“四心”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融合。开展“党报记者进社区”和“党网记者进社区”专项行动,70名党报记者和党网记者包联进驻123个城市社区,打造新闻客户端社区线上宣传窗口,挖掘社区治理经验、传递居民群众心声。 二、坚持创先争优,抓实“两项工程”。实施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开展局属事业单位管理服务质效提升行动,将事业单位完成年度绩效目标任务情况与单位人员年度绩效工资挂钩,激励局属事业单位不断创先争优。开展“讲学习、强本领、转作风、促提升”活动,制定配档表,明确17项任务。6月7日,召开了全市民政系统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动员部署会议,在系统内开展“五比、五看、五提升”活动,鼓励干部争做有情怀、有厚度、有本领、有朝气、有担当、有敬畏“六有型”干部。8月3日,组织开展了全市民政系统“喜迎二十大 建功新时代”主题演讲比赛,展现青年民政人的风采。实施智慧民政建设工程。联合山东广电公司共同打造了覆盖全市民政业务的工作交流平台,开发上下互联和业务信息共享等功能模块,实现“市县镇村”四级全联通、区县业务政策全覆盖。今年以来,局主要负责同志多次通过平台与养老机构负责人进行视频连线,调度督导疫情防控工作,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开发完善日照民政智慧平台,在用足用好现有各业务系统的基础上,与全市数据交换平台对接,打通12个部门、24项业务之间的数据壁垒,推动政务服务能力实现质的提升。 三、坚持提质增效,办好“两个讲堂”。用心办好“科长讲堂”。利用“主题党日”“周五集中学习日”,采取精读文章、案例分析、交流研讨、远程教育等形式提高学习质量。同时,每月安排一名业务科室负责同志上台讲业务、讲成果、讲心得,区县民政部门同时收听收看,既提高了基层把握政策、运用政策的能力,又锻炼了中层干部队伍。目前成功举办四期“科长讲堂”。创新举办“处长讲坛”。定期邀请省厅业务处室的同志来日照讲一堂业务课,实现全过程录制,并通过视频直播的形式直通区县,将最新的政策直接传达、解读到基层。7月15日,第一期“处长讲坛”邀请了省民政厅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处苏学全同志进行授课,9月21日,第二期“处长讲坛”邀请了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张立法同志进行授课,收到较好的培训效果。 四、坚持转变作风,强化“两项举措”。落实领导班子成员包保区县制度。根据各个区县的工作现状和工作特点,逐区县梳理出不同的创新点和落实点,量化分解成不同的任务指标。要求每名班子成员带领1名科长包1个区县,每月到区县督导不少于3天时间,不仅给区县出题目、交任务、压担子,也帮助出思路、想办法,推动工作落实。疫情防控期间,市、县区两级共成立督导组20个,对全市民政服务机构特别是“一老一小”机构进行多轮次全覆盖督导检查,有力服务了省市疫情防控大局,守住了“零感染”的底线。狠抓民政系统作风建设。持续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扎实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梳理5个方面风险点,制定16条措施,全部整改到位。开展“清廉家风”教育活动,7月2日,开展了“清风传家”集体谈心谈话,集体观看了警示教育片《远离家庭腐败》,发放“以案促廉”警示教育读本30余册,筑牢廉洁自律家庭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