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针对社会救助工作群众政策知晓率低、基层经办力量不足、低保审批依据不精准、动态监测不及时等问题,日照市民政局积极搭建数字民政业务管理平台,对接省、市各部门数据,建立一码通、一站办、一键核、一网联“四个一”工作机制,以大数据手段赋能社会救助精准化,打造具有日照特色的“阳光救助”品牌。 一、阳光救助“一码通”,救助政策知晓更“广”。为有效解决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分散在不同部门、群众难以全面了解的难题,日照市民政局牵头将教育、卫健、医保等12个部门的救助政策统一整理归集,把基本生活救助、急难救助、慈善救助和教育、医疗专项救助等9类41项救助政策,逐项列出申请条件、申请材料、保障标准、办理程序、办理途径和咨询电话,制作成阳光救助“一码通”二维码,在市县政务服务中心、乡镇“一门受理”中心、村(居)社区公示栏张贴,在民政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广泛宣传,在市区楼宇广告电视进行滚动播放,群众只需用手机扫码,便可获知各项救助政策,实现一码知救助、一码办救助。 二、阳光救助“一站办”,救助申请办理更“快”。为有效解决乡镇(街道)民政工作任务重、人员少,低保审批权下放后,基层经办力量不足的问题,日照市民政局进一步完善全市村(居)民政协理员制度,开发了“阳光救助掌上办”微信小程序,协理员可通过“掌上办”小程序方便快捷地帮助困难群众“一站式”申请22类社会救助事项,将困难群众救助申请信息直接录入上传至“一门受理”平台登记分办,乡镇(街道)受理后可立即进行信息核查,受理情况、办理结果通过短信方式通知申请人,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目前,民政协理员通过“一站办”的方式已上传救助申请632件,救助403人。 三、阳光救助“一键核”,救助信息核查更“准”。为有效解决社会救助申请家庭的经济状况核对发困难,全面提高社会救助的精准认定问题,日照市民政局通过建设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对接省市县各级系统中的车辆、社保、退休、房产、税务、医保、企业法人、公积金等40余项信息,实现一键核查,5分钟内出具核对报告,准确反映申请人的家庭财产和家庭收入,为社会救助审批提供重要数据支撑,全面提高了救助的精准性和快捷性。今年以来,全市通过“一键核”核对了4.7万户15.1万人。 四、阳光救助“一网联”,动态监测管理更“实”。主动发现、应保尽保。完善低收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将低保、特困、低保边缘人口、脱贫不稳定户等58万余人纳入其中,通过阳光救助“一网联”,实时监测医疗支出情况,根据个人自负医疗费用,分类分档设定预警阈值,工作人员根据预警提示信息,主动进行入户核查,符合救助条件的及时纳入。将社会救助对象与民政殡葬数据以及人社、市场监管、不动产、公安等部门数据实时联网,对低保、特困等在保人员的死亡情况,以及住房、车辆、公积金等家庭财产和家庭收入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在保对象死亡和家庭经济状况发生变化的,系统自动提示,工作人员线下核查,属实的及时予以退出,确保应退尽退。7月份以来,全市因家庭经济状况改善退出低保、特困1986人。目前,阳光救助“一网联”主动发现可能需救助的人员8500余人次,退出预警提示2500余人次,有740名普通群众因医疗支出纳入核查范围,有259人获得救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