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革命烈士陵园

发布时间:2021-08-02 15:43:38 来源:

淄博市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周村东南大埠山,其前身为周村革命烈士陵园。原来地处周村城区丝绸路南端,北临新建路,南接太和路,西边是周村人民公园。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周村人习惯称呼此地为“烈士陵园”。

周村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48年。是年3月,周村最后一次解放,周村市人民政府组织各界群众,将在历次解放周村战斗中牺牲的散葬在太乙门外、桃园村、石庙村等地的烈士遗骨迁葬此地,命名为“周村革命烈士陵园”。1961年1月,山东抗日名将马耀南、马晓云、马天民三位革命烈士的忠骨,也分别从其牺牲地迁移安葬在了这里。1967年政府拨出专款对陵园进行了一次较大的规模的整修扩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在保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英勇献身的 1056名革命烈士长眠于此。

1949年的周村烈士陵园

1976年,周村区革命委员会再一次对陵园的门楼和内部设施进行了整修、改造与扩建。将原来的门垛式园门,新建成了牌坊式门楼,砖石结构,气势雄伟。水刷石墙面上嵌有浮雕花纹,门楼顶飞檐斗拱、四角杵头、脊有双吻。拱门之上整石横额上镶嵌着镌刻有“革命烈士陵园”的六个鎏金大字,庄重遒劲,熠熠生辉。大门两侧高大的衬墙上,刻有毛泽东的诗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陵园中心路前,一尊手持冲锋枪、呐喊向前的“无名战士”塑像矗立在苍松翠柏之中。沿陵园的中心路前行30米处,有一幢1949年5月由周村市人民政府所立的高大黑漆石碑,上面雕刻有“浩气常存”四个刚劲有力、令人肃穆的阴文大字。在“无名烈士”塑像东西两侧,有两幢砖石结构、规模风格相同的纪念堂。东边的一幢是“老干部骨灰堂”。安放着全市206名为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出宝贵生命的老干部的骨灰盒。西边一幢是“革命烈士骨灰堂”,安放着在各个时期为革命光荣献身的143位革命烈士的骨灰盒。在陵园中部东侧,是一幢前出厦式的二层楼,为“革命烈士事迹陈列室”。主要陈列着抗战时期、四次解放周村战役中的有关资料(解放周村时山东纵队首长的《前线报告》、有关电报文等)、图片、照片(刘少奇接见山东纵队领导的存照、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建立时的存照、马耀南司令员与支队诸位领导的合影、山东纵队首长黎玉同志在1942年给妇女干部作报告时的存照、济南前线司令员肖华在周村解放的第一天步入周村城区时的照片、周村市第一任市长马千里骑马视察的照片、反映解放周村时战场和战斗的记录照片等)1056名革命烈士名录以及反映和记录先烈们英雄事迹的书籍(其中有《英名千古》《革命烈士英名录》《光照千秋》)等。陵园的最北边,是面积为9990平方米的革命烈士墓地,安葬着376名烈士的遗骨。最前面,有三座用砖石围砌、水泥磨顶、直径近三米的圆形坟墓,这就是安葬着马耀南、马晓云、马天民烈士忠骨的“三马墓”。“三马”,后来被人们称为“一马三司令”,周村区北旺村人,是先后走上革命道路的山东著名抗日英雄。

1989年4月,开国元帅徐向前为“马氏三兄弟”题词:“马耀南、马晓云、马天民烈士永垂不朽!”

自1984年以来,周村革命烈士陵园被先后公布为国家、省、市“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革命纪念建筑物”,以及“淄博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随着周村城区的发展,周村革命烈士陵园的所在位置,由原来的郊区,慢慢变成了城区,已不再是烈士英灵的肃静安息之佳地,其设施、环境、功能等也急需加以改造与扩建。为此,中共周村区委、区政府,决定对周村革命烈士陵园进行搬迁,选址在大埠山北坡。2000年3月,占地80亩、投资1200万元、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的新陵园在大埠山落成,是年清明节,省、市领导和各界群众3万余人参加了隆重揭牌仪式和纪念活动。

新的“革命烈士陵园”,高居于大埠山上,坐南朝北,环境优雅。陵园门额上刻有著名书法家王一川书写的“烈士陵园”四个鎏金大字;步入陵园大门是游园广场,建有“十大功劳园”“桃花园”“吉祥园”“樱桃园”“玉兰园”“梅园”等绿化园地;高6.2米的“为了明天”铸铜雕塑矗立在广场中央。由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候一民设计。

沿石阶而上是3万多平方米的纪念广场,其中二层广场两侧分别建有“浩气常存”碑亭和“南疆烈士”碑亭,碑亭后面刻有329位烈士的姓名。三层广场建有革命烈士事迹纪念馆。走出纪念馆,在中央台阶左侧是鲁中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马耀南、马晓云和马天民烈士的墓碑;墓东侧是徐向前同志题词;台阶西侧依次是迟浩田、聂凤智等领导人为解放周村的题词;中央台阶两侧分别是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陶瓷壁画。纪念广场上面是烈士墓区,450座黑色大理石烈士墓碑平卧于绿草丛中,供人们瞻仰、凭吊。自下至山顶共一百零八级台阶,耸立于山巅的是革命烈士纪念碑,碑高19.99米(寓意立于1999年),碑正面红色大理石上刻有毛泽东书体“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通过陵园西侧15米的绿化带,为“功德园”,安葬着900多位为国家、为人民作出贡献的革命老干部骨灰。整个陵园设计新颖,施工考究,气势宏伟,庄严肃穆,不失为缅怀先烈丰功伟绩、激励后人奋发进取的最佳精神课堂。2000年3月,淄博市人民政府将原来的周村革命烈士陵园正式更名为淄博市革命烈士陵园。

供稿:刘志华

选送单位:淄博市民政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