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岱崮保卫战

发布时间:2021-08-13 14:29:33 来源:

耸立在蒙阴县北部群崮之中的南岱崮和北岱崮,南北对峙,奇险峻峭,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在南、北岱崮抗击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的两次保卫战,在沂蒙战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43年11月,八路军鲁中军区十一团八连指战员,为牵制敌人,在这里与20倍于已的日伪军血战15天,创造了八路军战史上以少胜多的又一模范战例。

11月1日,日伪军万余人分进合击沂蒙抗日根据地。为粉碎敌人的大“扫荡”,八连奉命坚守南、北岱崮,牵制日军主力。中共蒙阴县委、蒙阴县抗日民主政府委派财粮科长王俊明带7名同志,支援守崮。战前,岱崮的党政干部带领民兵、群众与八连指战员一起挖战壕、修地堡、筑工事,储备粮、水、弹药等战备物资,为守崮战斗打下基础。

从11月13日开始,日伪军千余人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向卢崮守军发动进攻,继而又向南、北岱崮发起了攻击。八连指战员在副营长张栋指挥下,凭险据守,沉着应战,待敌军进至阵地前100米左右时,以猛烈的火力和滚石进行反击。接连10余天,飞机炸、大炮轰、步行集团冲锋的轮番进攻,均被打退。夜间,我军派出战斗小组袭扰敌人,在日伪军可能通过的路段上埋设地雷,和当地民兵连续袭击岱崮周围的翻金峪、郭家庄之敌。当地民众趁夜间向崮上送粮送水,支援守崮战斗。

敌人连续进攻,屡屡受挫,从23日开始,对崮顶实施昼夜攻击,还施放毒气弹。战士们用湿毛巾捂上鼻子、嘴,坚持战斗,顶住了敌人的狂轰滥炸,轮番进攻。南岱崮整个崮顶被“犁”翻了几遍,工事全部被摧毁。弹药不多了,水更缺乏,被炸去半截的水缸,仅存的一点水都成了泥浆,战士们只好取表面的冰凌含在口里解渴。在极端艰难危急的时刻,八连指战员众志成城,用刺刀挑、石块砸、将爬上来的敌人打下去。

经过15昼夜的激战,八连的英雄们胜利地完成了牵制敌人的任务。11月27日夜,他们悄悄地从敌人包围的缝隙里摸出来,在预定地点与部队会合。

八连以牺牲2人、伤7人的代价,取得了歼敌300余人的重大胜利,拖住了敌人重兵,有力地配合了外线出击。为此,八路军山东军区传令嘉奖八连,授予“岱崮连”的光荣称号

1947年孟良崮战役后,国民党军队不甘心失败,经过40天的整顿,又以32个旅向沂蒙山区发动进攻。鲁中军区后勤监护营一连107名指战员,在营长胡凤诰、连长庞洪江带领下,在南、北岱崮和卢崮,牵制敌人兵力北上,又一次创造了以弱胜强的成功战例。

南北岱崮和卢崮构成犄角之势,是这一带群山的制高点,易守难攻,可威胁通往新泰、沂源的交通要道。事先,我军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分别在这3个崮上挖堑壕,修筑了防空工事、射击掩体,安置了上下崮的滑车,储存了弹药及粮、水等战备物资,做了长时间守卫的准备。

国民党军队为夺取这一战略要地,先后组织了两个师一个旅的兵力,驻守在周围,从6月底开始围攻。敌人开始以步兵连为主进行试探性地攻击,继而进行大规模的炮击,有时动用飞机轮番俯冲扫射和轰炸,最多时飞机数量达12架。炮击和轰炸后,便是步兵的集团冲锋。

战斗持续了半月后,敌军抽兵北上增援南麻、临朐之敌,只在郭家庄、贾庄各留驻一个团,在五里沟设供给兵站。胡凤诰从3个崮上各抽掉了少量战斗人员,夜间成功地袭击了五里沟敌96分站,引起敌军的惊慌,北上增援之敌急忙回防。

把敌人“牵”回来后,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崮周围布满了敌人的碉堡,凡是上下崮的必经之路都被火力封锁,守崮部队与山下的联系完全被隔断。战斗越来越激烈,又逢阴雨连绵,崮上的粮食、弹药也不多了。所有能防雨的用具都用来保护弹药,防止潮湿。由于营养不良,好多人的脸部浮肿,部分同志患上了夜盲症、疟疾。在最困难的、最危急的时候,就地坚持对敌斗争的大崮区茶局峪村党支部书记曹尚法,筹集粮食2000斤、羊3只,分别送到了3个崮上,大崮区武装部干事崔学功在被敌三面包围的情形下,拼死护粮,都极大鼓舞了守崮战士的斗志。

一连指战员发挥了我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和连续作战的作风,克服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困难,坚持战斗42天,顽强地击退了敌人的5次集团冲锋和几十次一般性进攻,以牺牲4人的代价,先后毙伤敌副团长吴开先以下官兵250余人,胜利完成任务。被鲁中军区授予“第二岱崮连”的光荣称号。营长胡凤诰被授予“岱崮英雄”称号。曹尚法、崔学功分别受到县委、县武装部的通报表扬。

选送单位:临沂市民政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