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张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位于泰安市岱岳区夏张镇夏北村。夏张地处泰西,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了中国东北大片领土。1937年,七七事变日军大举侵华,首占华北,进逼中原,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逃,大片国土沦入敌手,中华民族面临危亡关头。国难当头,崔子明遵照省委的指示在夏张一带发动群众,进行抗日活动。1937年10月中旬,中共泰安临时县委根据省委指示,在泰城南篦子店召开会议,决定成立“山东省人民抗日自卫团”,由程照轩任主席,崔子明任副主席,以津浦铁路为界,分东西两区开展活动。负责西区的崔子明与省委派来的夏振秋、远静沧、夏天任等披荆斩棘奔走于泰安、肥城、宁阳等地,宣传抗日、动员群众、发展党员、筹借枪款,组织游击队伍,为武装起义奠定基础。
1937年12月下旬,省委派张北华、程重远来夏张同崔子明、远静沧一起组织抗日。12月27日中共山东省委在篦子店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夏张、徂徕山一带的武装力量,同时举行武装起义。12月31日,山东国民党军溃逃,日寇侵占泰城,形势严峻。在中共山东省委直接领导下,于1938年1月1日凌晨,张北华、崔子明、远静沧、夏振秋、程重远、夏天任、曹龙骧、叶子真、叶明伦、刘西岐10人携11支枪在夏张举行了起义,点燃了泰西人民抗日的烽火。
为攻打肥城,1月12日,泰安、肥城等地的抗日武装会集空杏寺,宣布成立“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这支队伍,在党的领导下,深得群众拥戴。首战肥城,全歼敌匪,夜袭界首,刀劈鬼子,两战告捷,军威大振,民气沸腾,参军抗日者纷至沓来,数月内部队达2700余人。3月,为支援台儿庄战役,破袭铁路,炸毁日军一列军车,中断铁路7天。4月,伏击日军王牌军“坂坦一团”的一个联队,大煞日寇的嚣张气焰。年底,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六支队,后奉命活动在泰西各县打击日军、土顽、积极发展革命武装,不断为我野战军输送大批兵员,并与我军一一五师一起参加了陆房战斗,毙伤日伪军1300余人,挫败日军的合围,保卫了抗日根据地。陆房战斗胜利后,起义部队升级编入一一五师,崔子明受到罗荣桓政委的表扬,称赞他是“泰西扩军的老母鸡”,并向他提出了继续扩军,壮大根据地的要求。根据形势和部队的需要,崔子明除不断向主力部队输送兵员外,还先后拔除泰西地区日伪据点,驰骋泰西,抗战杀敌,屡战奇功,被泰西人民誉为“抗日的英雄,扩军的模范”,成为山东抗日战场上气壮山河威震敌胆的一支劲旅。夏张抗日武装起义部队,是泰安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来的一支英雄队伍。数以千计的泰安健儿,为保卫祖国前赴后继,浴血奋战,在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中,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夏张抗日武装起义,为发展武装创建泰西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为缅怀先烈,牢记历史,经泰安市委、市政府研究确定兴建夏张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1997年3月2日正式批准,1998年年底建成。
选送单位:泰安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