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名文化

2021

12/02

14:21:30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分享

里口山"十八里担架道"​

“耪”,读作pǎng,有“踩”、“踏”等含义。1947年国民党反动派进攻威海期间,威海群众为躲避敌人的拦截,运送伤员,在里口山的荒山野岭中生生“耪”出一条道,这段18里的生命线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变成了阻不断、打不烂的“担架道”。为留住这段军民鱼水、患难与共的记忆,环翠区积极发动各方力量,挖掘抢救相关历史资料,让红色印迹永不磨灭。

“十八里担架道”的前身是近代村民进城赶集的小路,解放战争时期为躲避敌人的封锁,转运物资和伤员,威海战士和群众用汗水和双脚保障了这条“生命线”。担架道的一段从威海城里西门外开始,走山路经张村镇王家疃村东山到姜家疃村,共10里;另一段从张村镇姜家疃村开始,再翻山至羊亭镇北上夼村,共八里。

梁月昌是《乡愁的温度》一书的作者,书中记录了5年前他拜访搜集的“担架道”亲历者的故事,94岁的丛树菡曾是青妇队成员,古陌岭战斗打响那天,部队战士将伤员抬到西门城墙外,再由民兵、青妇队、村民等组成的担架队接手,冒着被敌人飞机发现的危险,将伤员分段接力运送到曲家河村,上、下炉村等后方。

担架队冒着炮火转运伤员,为了不被敌机发现,队员们用双脚在山地丛林中“耪”出一条路,“十八里担架道”成为了一条不可被摧毁的生命线。

2020年以来,张村镇依托乡村振兴总体规划,利用姜家疃村闲置厂房,打造里口山“十八里担架道”红色印迹项目,项目包含红色教学展厅、会议研讨、场景复原体验等内容,通过大山造就的品质、反殖民反侵略的磨砺、血与火的诞生、改革大潮中的破浪前行和新时代的畅想等篇章,系统展示战争年代的军民鱼水情、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党群同心情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