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名文化

2021

12/01

10:59:11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分享

“胶东”地名含义的古今变迁

平度和荣成相比,哪个地方更“胶东”?如果现在提问这个问题,十个人当中,可能会有九个人回答是“荣成”。

(胶莱河风光)

 

因为在如今的语境当中,“胶东”这个词,内涵已经跟“(胶东)半岛”十分接近。按照这个语境,越往东、越深入大海的地方,自然“胶东”的味道也更浓。不过,这个问题如果是由古人来回答,得到的答案会恰恰相反。不仅如此,他们还会认为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因为,在历史上大部分时间里,“胶东”这个词都是平度人的专属称呼,其他州县或称“山左”,或称“海右”,或称“东莱”,或称“齐东”,鲜有“胶东”之谓。在清代《平度州志》当中,用“胶东”代称平度的文章比比皆是。如《胶东书院记》(王化南)、《胶东二高士传》(周思兼)、《胶东名宦乡贤祠》(崔廷槐)等。当时的平度人为何习惯用“胶东”作为代称?这主要是古代区划的缘故。

 

(西汉时期,半岛区域是胶东国和东莱郡并存的状态)

 

“胶东”原意为胶水之东,与“胶西”相对。胶东作为地名称呼,始于楚汉之际的胶东王国。项羽分封的胶东王昙花一现,到了西汉时期,胶东王国经过数代更易,才逐渐稳定了下来。根据《汉书•地理志》的记载,当时的半岛区域,是东莱郡和胶东国并存的状态。东莱郡管辖十七个县,胶东国管辖八个县,前者的面积更大。“胶东”一词,当时显然不能指代整个半岛。西汉时期的胶东王国,以即墨故城为都。而进入东汉之后,胶东王国改为胶东侯国,都城也随之改变,成为郁秩县。关于这段历史,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东山杂记》中有详细考证。他说:“即墨在前汉,为胶东国都,然王莽废胶东国为郡,改为郁秩。郁秩故胶东国属县,则莽时郁秩郡,当治郁秩,而不治即墨。光武但复胶东之名,而郡治仍之,故建武十三年,封贾复为胶东侯,食郁秩、壮武、下密、即墨、梃胡、观阳六县,以郁秩为首。”

 

东汉的胶东侯国原食六县,但到了汉章帝时期,时任胶东侯贾敏获罪,侯国一度废除。后来虽然恢复,但食邑只剩下国都郁秩一个县,仍以胶东侯为名。因此,在东汉时期,郁秩县逐渐演变为胶东县。此后,魏晋南北朝长期沿用这一名称。而根据《平度市志》记载,郁秩县治的位置大致就是现在的平度城区,换句话说,在从东汉之后这数百年的时间内,胶东县的县城就在这里。实际上,后世的平度人以“胶东”作为自己的代称,指的就是胶东县这段渊源。北齐时,胶东县省并,改置长广县。隋朝之后,又改名胶水县。到了明代,胶水县又升为平度州。平度州后来又改为平度县,平度县又改为平度市,这大致就是平度区划的历史脉络。(《读史方舆纪要》)


(如今在平度,胶东的称呼仍很普遍)

 

明清时期,文人墨客喜欢用古名作为本县的雅称。胶东之于平度,有如昌阳之于莱阳。莱阳在清代有昌阳书院,平度亦有胶东书院。那么,“胶东”这个词,是如何从平度人的专属演变为半岛人的共称呢?追溯历史,胶东作为半岛的共称,大约是始于元代设立的胶东行省。根据《元史》记载,元顺帝后期,风雨飘摇中的元朝在半岛设立胶东行省,驻地在莱阳。此时“胶东”的范围,显然已不限于平度一隅。不过,胶东行省昙花一现,存在时间很短,对后世影响不大。元灭明兴之后,并未延续此制,而在半岛设立登州、莱州二府。故明清两代,朝廷公文提到半岛区域,大多称为“登莱”,亦不称“胶东”。“胶东”正式成为半岛的代称,是在民国初年。当时地方区划“废府、存县、设道”,山东在清代登莱青胶道的基础上设立“胶东道”。此后,半岛地区逐渐习惯“胶东”一称。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民国初年半岛区域内的族谱称谓。在明清时期,修谱大多仅限于本府本县甚至本乡本村的范围内,谱书的常见称谓是《登郡某氏族谱》或《莱邑某氏族谱》。而到了民国初年,联宗修谱大为盛行,此时谱书收录的村庄,大多遍及整个半岛,因此谱书称谓就变成了《胶东某氏族谱》或《胶东某氏家乘》。如《胶东宋氏联宗族谱》及《胶东宗氏家乘》。胶东道的区划,在二次北伐后取消。不过,到了上世纪四十年代,在半岛的根据地又成立了“胶东区行政公署”。

 

(威海乳山市田家村的胶东育儿所旧址)

 

胶东区作为一个区划,虽然存在的时间并不算太长,但它的诞生是伴随着战时的特殊背景。当地军民作为一个整体,经过战火的淬炼,对“胶东”这个词的认同感大大提升。而随着胶东子弟兵的南征北战,“胶东”这一名号也逐渐叫响全国。可以说,正是这段红色历史最终奠定了“胶东”在半岛人心中的地位。不过,随着指代范围的扩大,“胶东”这个词的词义重心,也从“胶”逐渐变成了“东”。原来强调的是与胶水或胶莱河的相邻关系;现在强调的是越往东越有“胶东味”。也正因为词义内涵的嬗变,认为烟威比青岛更有胶东特色的观点,在民间也颇有赞同者。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