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动态

2021

11/18

15:59:10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分享

规范地名管理 提升服务功能

近年来,在省厅的精心指导下,泰安市民政局认真贯彻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以及有关法律法规,以推进城区道路命名更名工作为重点,建制度、定规划,有序推动地名工作规范化建设,全市地名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一、牵头抓总,凝聚部门工作合力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2019年7月9日市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全市地名管理工作,针对部门职责交叉的状况,明确要求市民政局认真履行主管职能,统筹推进工作,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贯彻意见。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市民政局主动担当、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全力配合,形成了领导重视、机制健全、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一是充分发挥地名委员会作用。结合机构改革及时调整充实成员单位,明确部门职责,规范工作程序,建立了联络员制度,每年至少召开两次成员单位会议,研究解决地名规划、命名更名、标志设置、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等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成立了由职能部门、地名专家、高校教授、泰山学者15人参加的“专家库”,完善地名专家论证制度,自去年以来组织五次市级专家论证会。二是加强制度建设。针对现有地名法规滞后的实际,在学习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联合市发改、公安、自然资源和规划、城管等成员单位修订出台《泰安市地名管理实施办法》。《办法》实行一年后,又根据工作实际进行了调整补充。三是加大协调督促力度。在推进工作时,对部门难以解决的问题,及时向市有关领导汇报,三次以市政府的名义召开会议。协调市政府督查室及时介入,采取“一周一调度,两周一通报”的做法,下发政府督查通报,合力推动任务落实。

二、统筹谋划,精心编制泰安主城区地名规划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高标准打造地名规划“精品工程”,努力让领导满意,让社会放心。

一是科学规划泰安城区道路命名体系。去年以来,围绕泰城“北依泰山、南接徂徕、汶水环绕、山水城一体的国际旅游名城”的发展愿景,通过座谈了解、收集资料、征求意见、综合分析,从泰安地理环境与历史现状出发,科学规划泰安城区道路命名体系。工作中坚持立足总规、传承文化,规范有序、名副其实,方便群众、好找易记,立足当前、谋划长远的原则,遵循“东西为街、南北为路”的命名传统,实现了泰安城区道路命名的标准化、层次化、序列化发展。   

二是编制《泰安主城区地名规划》。我局在做好泰安城区道路规划的基础上,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编制《泰安市主城区地名规划》,增强了城市地名管理的计划性、科学性和前瞻性。一是开门编规划。多次组织召开市地名委员会成员单位、专家学者会议,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确定工作思路。二是广泛搜集资料。多次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等部门协商,收集相关文本、图纸、文件等资料。三是引进专业团队。争取市财政经费32万元,4月份通过政府招标引进山东鲁域区域地理研究中心编制规划。7月中旬完成《规划》初稿,目前正在根据全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进展情况作进一步修改完善。

三、严格程序,有序推进地名规范化

(一)积极推动泰安城区道路命名更名工作。去年以来,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全城覆盖、全域覆盖”的要求,对泰安城区部分道路进行命名更名,切实解决“有路无名、一路多名、名不符实、道路重名”等问题。一是全面摸底排查,托清工作底数;二是注重沟通协调,广泛征求意见;三是引入专业团队,编制命名方案;四是组织专家论证,提高方案质量;五是面向社会公示,扩大社会参与度;六是市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并行文通告。截止目前共筹集资金40多万元分四批对185条泰安城区道路进行命名更名,徂汶景区道路命名更名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二)规范设置各类地名标志。抓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利时机,协调各方面力量,规范设置各类地名标志。一是向相关部门提供地名标志国家标准,严格按照规定规格、尺寸、材质、颜色设置各类标志。二是组织自然资源和规划、城管、住建、公安等部门相关人员,召开流动现场会,现场检查各类标志设置情况,发现问题就地解决。三是调动社区力量,组织人员不定期上街巡查,对不合格的标志,及时上报相关部门修改更换。自去年以来,全市共设置更换各类道路标志2407块、26023块沿街门楼牌。

(三)稳妥推进不规范地名标准化处理。我市历来重视不规范地名标准化处理工作,今年按照上级要求,进一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依法依规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一是确定整治对象。在充分吸纳各地主管部门及县(市、区)意见的基础上,严格区分情况,认真梳理分析,最终确定4处不规范地名为清理整治对象。二是审慎稳妥实施。按照“一名一策”的原则制定清理方案,针对预判的风险点制定了应急预案。经过反复协调,泰山区、岱岳区顺利将三处批而不用的地名户外标志拆除。肥城市民政局联合房地产管理中心、住建、城管等部门对一处住宅区下达了整改通知并进行社会公示,更名为“学府壹号小区”。三是完善备案制度。按照杜绝增量、减少存量的原则,关口前移,在市行政审批大厅发改、民政窗口发放明白纸和审核表格,并及时到民政部门审核备案,确保涉及地名的项目名称使用规范合理。去年以来,全市共审核备案157条标准地名。

(四)提供规范化多样化地名服务。充分发挥地名公共信息基础性作用,稳步推进地名数据库建设,确保地名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即时性,去年以来共更新录入964条地名信息。各地积极做好地名资料开发和成果应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图录典志已全部编写完成,《新泰市地名志》《肥城市地名志》《孙村志》已印刷出版,撰写泰山名称研究等相关文章。泰城20余条道路配上了“专属二维码”,手机扫一扫便可知道这条路的“前世今生”和文化故事。泰山区着力打造以岱庙为中心的泰安地名文化中轴街区,讲好地名故事、弘扬红色文化,完善地名信息、留存乡愁记忆,加强地名应用、服务交流交往,助推全市文旅发展。

我市的地名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中国社会报》《山东民政》对有关业务工作进行了报道,但与省厅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虚心学习兄弟市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强化措施,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