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业务动态
创新困境儿童社会服务 营造良好成长环境
发布日期: 2020- 09- 16 19: 26

近年来,许多社会服务机构围绕困境儿童心理疏导、亲情关爱、权益维护等服务需要,开展了多项关爱帮扶服务,在保障困境儿童各项基本权益、促进困境儿童健康成长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要看到2020年底我国将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困境儿童及其家庭的需求状况等都会发生新的变化,需要进一步创新困境儿童社会服务,提升服务的专业化、精细化、精准化,为困境儿童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科学、动态把握困境儿童

及其家庭的服务需求

困境儿童包括因家庭贫困导致生活、就医、就学等困难的儿童,因自身残疾导致康复、照料、护理和社会融入等困难的儿童,以及因家庭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遭受虐待、遗弃、意外伤害、不法侵害等导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侵害的儿童。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困境儿童,其处境、服务需求也有很大差异,社会服务机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入户访谈、实地观察、问卷量表调查、邻里询问、社区走访、学校调研等多种需求评估方法,科学细致地了解服务区域内困境儿童及其家庭的个性化需要,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关爱服务,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需求为本。

同时,社会服务机构要注意建立健全困境儿童服务及其家庭需求的动态评估机制,在服务中关注困境儿童及其家庭在经济状况、家庭状况、学业状况、人际交往状况等方面的动态变化,及时跟进和评估这些变化带来的需求和服务期待的调整。如,父亲刑满释放前,某困境儿童的需求重点在于学业成长,但刑满释放后一段时期内,家庭结构重建、亲子关系调适将可能成为其核心需要,社会服务机构要保持敏感、及时关注、动态调整。

与困境儿童及其家庭建立、

维系良好的服务关系

困境儿童及其家庭往往面临着被标签化的窘境,对来自外界的接触和关怀,抱有一定的疑虑、羞怯心理,社会服务机构和工作人员要关注这方面的特殊情况,在服务前期充分了解相关背景知识、做好技术准备,在服务开始时建立信任关系,并在后续服务中维系好尊重、接纳、互信的服务关系,保护好困境儿童及其家庭参与服务的积极性,传递好党和政府对困境儿童的关爱。

要确保服务团队稳定、持续为困境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服务,避免服务突然中断给困境儿童带来的丧失感、怀疑感和无助感。在服务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因机构人员分工临时调整、员工突然离职等因素导致的服务团队突变的情况,保证服务关系的稳定和持续。一方面,应当组建一支由两人或两人以上的社会工作者、其他专业人士、志愿者等组成的服务团队,共同为困境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如果服务团队主要人员面临调整,要提前与困境儿童及其家庭做好沟通和解释,并请接替者提前介入,与被接替人员共同开展一段时期的服务,切实做好服务衔接,最大限度降低对困境儿童及其家庭的影响。

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

困境儿童社会服务

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会服务,是困境儿童服务创新的重要方向。一方面,线下服务是社会服务的传统形式,服务前期的需求评估、服务计划等环节应当尽量通过线下方式进行,以利于全面了解困境儿童及其家庭实际情况和需要,建立良好服务关系,为后续服务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一些需要面对面的、密切互动的服务活动,也应当继续坚持线下服务形式,以确保服务效果。另一方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的要求,社会服务机构也应当积极探索线上社会服务的形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作用,创新困境儿童社会服务的传递途径。如,在微信群中开展居家学习打卡活动、手工作品制作培训和成果展示,通过视频会议等形式开展学业辅导活动、亲子互动小组活动等。

另外,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会服务有利于困境儿童及其家庭缩小“数字鸿沟”,提升社会适应力。对于经济困难、无力承担智能手机费用的困境儿童及其家庭,可以采取闲置二手智能手机回收利用、公益募捐等方式予以支持,并对困境儿童及其家庭开展智能手机、新媒体和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培训,使他们在接受服务的同时,提升信息化应用能力和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

做好困境儿童社会服务的

多元评估与交代

除了常规的服务对象满意度评估外,还应当考虑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服务对象理解能力等因素,采取基线测量评估、对服务对象影响的评估、目标达成情况评估、任务完成情况评估等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全方位测量和评估困境儿童社会服务的成效,向困境儿童及其家庭、服务资助方、社会公众进行科学、全面地交代,展示社会服务机构的专业水平,体现困境儿童社会服务的专业性、精细化和精准化。

总体来说,困境儿童社会服务创新需要科学把握动态化的需求,建立并维护良好的服务关系,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做好多元评估和多方交代,持续提升服务水平,为困境儿童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