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经纬

2020

07/14

09:21:53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分享

地名文化宣传可以这么好看

                                                            

  “我是绥德康震”“我是桐城胡阿祥”“我是阿拉善鲁健”。11月16日晚,伴随着主持人和嘉宾独特的自我介绍,由中宣部指导,民政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中国地名大会》在央视四套黄金时段闪亮登场,这是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又一档旨在弘扬民族文化、提升民族自豪感的大型节目。

  该节目以地名为核心,共12期,每期聚焦一个主题,通过“一举成名”“实至名归”“闻名不如见面”“名扬天下”“地名天梯”等环节,以积分赛、线索抢答、阵列抢选等方式从70名参赛选手中产生单场冠军,紧张的竞赛氛围、较强的互动体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都让观众大呼过瘾。

  前两期收视统计显示,全国电视观众累计观看超过5700万次,其他各项数据也在同时段同类型节目中名列前茅,新浪微博相关话题内容阅读量超过1.9亿次,抖音APP相关话题播放量超过2亿次。

  这档节目为什么一经播出便在观众中产生了强烈的文化共鸣和感情共振?节目的热播对于地名文化宣传有哪些启迪?记者采访了多位地名工作者、专家学者及参赛选手,尝试寻找答案。

  《中国地名大会》为啥火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向哪里去?这是古希腊哲学家提出的基本哲学问题,而这其实是贯穿《中国地名大会》的一条隐藏线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周尚意告诉记者,每个人都可以从生物和文化两个层面回答自己从哪里来。目前的技术手段已经可以检测出自己的遗传基因来自哪个地区。但在文化层面,多数人将父母或祖父母的出生地作为“我从哪里来”的答案。无论从文化还是生物层面,大家都要给自己贴一个地方标签,《中国地名大会》恰恰抓住了这种“地方认同”的文化心理。

  在湖北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二级调研员孙平看来,《中国地名大会》仿佛打开了一扇地名文化的窗口,让许多人惊喜地发现,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地名原来承载了那么多的故事、沉淀了那么厚重的文化,节目引发观众热议,其所凝聚的文化向心力是关键所在。

  来自吉林省四平市的王海岩是第二期节目的亚军,他告诉记者,尽管平时大家不会直接提及地名文化,但当说到“你是哪里人”“春节回家吗”等话题时,自然会涉及地名概念。可见,地名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密不可分,只不过大多数人不会特意对地名进行梳理、研究,而是将这些元素融入到人生历程中。《中国地名大会》是一个契机,在比拼中介绍地名由来、展示地名文化,这是对中国人文化记忆的有力补充,对积累文化常识、提升民族自豪感意义深远。

  中国地名学会副会长商伟凡是节目的总顾问,他告诉记者,《中国地名大会》的成功可以归功于三方面,一是地名的大众化,二是地名的哲理化,三是地名的艺术化。大众化让地名不再停留于专业研究层面,而是让全民都能参与;哲理化让观众不仅知道了更多地名,还了解到地名的来龙去脉;艺术化让地名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让不同爱好的观众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做到这三点节目自然就火了。

  “《中国地名大会》是一档文化内涵丰富的节目,对于宣传我国地名文化、激发人民群众爱国情感具有重要意义。”民政部区划地名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地名既是社会交流交往的基础信息,也是重要的文化载体。目前,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共收集地名1200多万条,可以说,每一条都承载着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记忆、情感的寄托。民政部也将以节目的播出为契机,不断提升地名公共服务能力,为社会提供更加准确、便捷、高效的地名服务。

  爆款综艺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参加过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的老地名工作者,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牛汝辰认为,无论是美轮美奂的舞台效果,还是紧张刺激的比赛环节,其作用都是“抢眼”,节目要想把观众留住,必须靠“内容”这个核心竞争力。

  牛汝辰告诉记者,《中国地名大会》的立意是“从地名看文化,从文化看中国”,要实现这个立意,节目内容就要生动有趣、寓教于乐,这对题库的质量要求很高。

  记者了解到,为了确保出题质量,早在今年3月,题库组的专家就齐聚北京,展开了紧张忙碌的出题工作。

  有着30多年地名工作经验的浙江省舟山市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编审王建富受邀参加此次出题,他告诉记者,在这个过程中让他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将复杂的学术问题转化为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文化盛宴。

  王建富表示,题库组邀请了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和经验丰富的地名工作者,大家分工合作,化繁为简,咬文嚼字,通过多个学科和领域的不断碰撞,最终形成了区域上覆盖全国,内容涉及历史、地理、语言、民俗,难易适度的地名题库,通过这些题目为观众讲述丰富多彩的地名故事。

  同为题库组专家的牛汝辰说,有时为了一个题目的出题角度和正确与否,大家争论得面红耳赤,有些分歧较大的题目,甚至要讨论一两个小时才能通过,有些题目涉及敏感问题,专家们通过研究,巧妙回避了问题,突出了家国情怀、故土情结、祥瑞期盼等主流文化意识。

  除了高质量的内容保障,全媒体时代,创作者要将创作意图传递给各层面受众,必须借力多种传播渠道,形成传统与新兴、平面与立体、网上与网下的传播矩阵。《中国地名大会》根据不同媒体渠道的特性,有针对性地策划了多个互动活动。

  通过与抖音APP合作,开启“地名背后是家乡”的话题征集挑战赛,让网友不仅能参与节目讨论,还能以出题的形式介绍自己的家乡,仅第一期节目播出时,网友参与视频就接近10万条。

  通过与腾讯在线学习平台“企鹅辅导”合作,节目在开播前数月就推出同名答题小程序,通过一系列趣味互动玩法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通过与多家主流媒体微博账号的良性互动,有效提升节目关注度,第一期播出次日,《中国地名大会》节目话题就跃居新浪微博综艺榜单第三名。

  地名文化宣传的创新之举

  截至目前,《中国地名大会》已经播出了三期,在收获无数点赞的同时,也在影响着大家对地名的认知,以及对地名文化的理解。

  “过去,一些人对地名文化内涵的理解不准确,有的甚至将地域文化等同于地名文化。”在商伟凡看来,地名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面,表层是用地名承载社会现象,比如要介绍某个地方可能几本书也写不完,但一个地名就能够代表了;中层是用地名代表社会现象,比如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内层是用地名直接阐释某种现象,比如长江因其“长”、黄河因其“黄”而得名。

  商伟凡表示,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没能将这三个层面较好地融入地名文化宣传,而《中国地名大会》成功地将这些理念贯穿其中,让人们真真切切体会到地名所蕴含的深厚文化,众多友人反馈观感,最为普遍的用语就是“长知识”“有文化”。

  “《中国地名大会》是对传统地名文化宣传的突破。”牛汝辰告诉记者,地名文化宣传不仅需要各级领导重视,更要发动群众,上下联动,创新宣传模式,多开展接地气、聚人气的活动,吸引更多人关注地名规范和地名文化。

  作为第一期节目的冠军,曹玉骞告诉记者,自己来参加这个节目,并不是为了拿个冠军,而是通过这个平台,让更多的人热爱国家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河。爱国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对自己出生、成长的土地发自内心的感情。这个节目让千千万万的观众看到,原来家乡的名字背后还有这么多故事。这样一来,自然就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不少地名工作者表示,希望今后能够更多地借助各种媒体之眼,让人们充分发现中华地名之美,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为遏制不规范地名泛滥、更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来源:中国社会报2019.12.2,本报记者 柳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