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学细思悟初心 真信笃行担使命

发布日期:2020-02-25 12:08 来源:民政厅机关党委
字号:

根据厅党组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学习班的部署安排,我们第一学习小组系统、全面、原原本本地通读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及起草说明、李纪恒部长在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刘炳国厅长在2019年度机关事业单位述职会议上的讲话等,同时,围绕学习书目,大家认真做了学习记录,撰写了心得体会,并一一作了交流发言,普遍感到收获颇丰、受益匪浅、深受鼓舞、很受启发。下面,我把个人的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一、深入学习领会,学懂弄通做实四中全会精神对新时代民政工作的重大影响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前进方向,系统描绘了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演进规律,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应该说,厅党组专门组织这次集中学习研讨,恰逢其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具体到我个人来说,必须全力以赴、心无旁骛、一以贯之地抓好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工作,吃透精髓,把握要点,抓好实践,自觉把思想、意识、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力量、干劲凝聚到实现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具体来说,要努力做好以下三点:

一要强化政治意识。学习宣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的重大政治责任和重要政治任务,必须加强政治学习、强化政治意识、坚定政治立场、严守政治规矩、坚守政治信仰。所以,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将学习贯彻活动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二要强化机遇意识。四中全会决定中涉及民政部门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共有9项(包括党的领导、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依法行政、管理社会事务、移风易俗和地名文化、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绿色殡葬建设、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这对民政事业发展提供了重大的历史机遇和强大的动力引擎。

三要强化紧迫意识。当前,我省陷入了由别人追着跑到追着别人跑的尴尬境地。正如刘家义书记提出的“标兵渐行渐远,追兵越来越近。面对这样的困境、压力和期待,没有任何理由陶醉于眼前的成绩、沉湎于过去的辉煌,更不能自暴自弃、自怨自艾、自说自话。我省民政工作与先进省份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有些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坚持问题导向,认真分析研判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当前,我省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但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民政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具体到规划财务统计领域,影响民政事业改革发展的优势和短板弱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民政事业快速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并存。一方面,各级对民政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投入力度持续加大,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基本社会服务的动力更为迫切,社会资源向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领域集聚。另一方面,城市与农村、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进一步凸显,城乡低保对象、经济困难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对基本民生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意愿更加强烈,民政服务需同时面对“有没有”“够不够”“好不好”等多层次的挑战与考验。

二是规划的引领约束作用初步显现与政策工具不协调等问题依然存在。一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我们也推动形成了以民政综合规划为基础、专项规划为支撑,综合规划与专项规划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的规划体系,规划对助推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引领约束作用日益显现。另一方面,有时候规划较好,但如《电视问政》曝光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问题,牵涉社区居民生活诸多方面,单靠民政部门“单打独斗”难以完成。同时,规划执行过程中不同程度存在就工作论工作”“交叉重叠绕着走等现象,没有按照一张蓝图绘到底的要求抓好贯彻落实,有时缺乏攻坚克难勇气、魄力和胆识。

三是民政统计数据质量持续提高与统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打架现象”仍未从根本上消除。一方面,我省民政统计工作连续多年被民政部评为优秀等次,统计数据质量也保持在全国前列。另一方面,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统计制度还不够完善,统计分析、统计监测还非常浅显简单,统计的分析、咨询和监督作用发挥还很有限,民政统计距离全面、准确、有效、可追溯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同时,市级以下尤其是乡镇级民政财务统计人员不足,统计工作效率不高,实现业务系统与统计系统的数据互联共享共治共用,推动民政统计全流程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任重而道远。

三、加强统筹谋划,科学研究确定今后的思路目标任务

(一)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编密织牢制度监管的笼子。进一步健全完善内控控制、预算执行等财务管理制度,推动实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职责明确、流程清晰、环环相扣、风险可控的闭环式管理要求,坚决堵塞制度程序监管漏洞,用严明的纪律和规矩维护制度,增强纪律约束力和制度执行力。

(二)提前谋篇布局,加快构建系统完善的“十四五”规划体系。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坚持着眼长远、优化布局,坚持重点突破、补齐短板,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快构建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提髙规划编制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三)开源节支增效,为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健全以公共财政为主导,彩票公益金、社会捐赠资金、社会资本相结合的民政事业经费筹措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民政事业建设,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强化预算绩效管理,争取把有限的资金最大限度用在民政服务对象身上。

(四)加强改革创新,持续提高民政统计数据质量。修订完善《民政统计管理办法》及考评办法,加强统计数据与业务数据同步调整更新和互联共享共用,规范提高“一数一源一出口、权责清晰可追溯”的统计数据质量责任制,真正让统计数据“说话”,切实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五)秉持底线思维,健全完善资金监管长效机制。建立预算绩效评估机制,加强对预算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的“双监控”,落实绩效评价结果与资金分配挂钩机制,奖优惩劣。同时,加大对财务人员教育培训,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外部监督作用,主动配合审计检查,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资金监管长效机制。

       (规划财务处  王岐刚)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