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基层信息
青岛市城阳区: 为困难群众点亮心灵的“小桔灯”
发布日期: 2019- 09- 30 10: 58

近年来,城阳区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探索社会救助多维救助,将物质救助向心理救助、服务救助延伸,启动了困难群众心理救助“小桔灯”项目。

成立全国首个社会救助心理关爱基地

为切实帮助贫困群体走出家庭和生活困境,以良好的社会心态通过积极劳动就业实现脱贫,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城阳区创新和拓展社会救助内涵、理念与方式,建立“物质救助+心理救助”的多元综合救助模式,着力探索非物类社会救助服务办法。去年底,购买社会心理服务机构专业服务,在全国率先建成首家社会救助心理关爱基地,协同民政、工会、人社、卫健、残联等部门,组织区、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及社会组织专业机构,动员单位、家庭和个人,构建“双横双纵”立体化社会心理救助服务网络,将心理健康服务纳入社会救助体系,为困难群众搭建心理沟通和对话平台,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服务。

打造两个线上线下阳光心理救助服务阵地

城阳区协同区、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以及社会组织等平台,依托心理健康服务专业机构,针对心理健康等舆论热点,制定个性化、多层级心理救助方案,建立联动服务模块,打通心理需求团队渠道,通过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和网上咨询服务信息平台,完善社会心理救助线上服务;通过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家庭心理辅导、个案评估转介服务等方式,开展线下心理健康公益服务。线上服务,主要是为每个困难群众发放“心心通”线上服务卡,具备随时检测、热线值班、网上咨询、知识普及、心理训练、档案管理等六大功能,实现全天候、全覆盖、零距离的心理监控目标。线下服务,主要是组织困难群体到心理救助服务实践基地集中辅导、专业机构派出流动工作站上门服务两种形式。今年以来,线上发放服务卡300余张,集中组织检测 600余人次;线下分批次进基地辅导300余人次,上门服务100余人次,专题辅导讲座5场,建立心理档案400余份。

建立三支阳光心理救助服务专业队伍

城阳区坚持心理专家与社工人才互补、宣传引导和氛围营造共举、需求排查和主动服务并重、重点突破和全面覆盖结合的思路,构建社会救助心理服务网络,实现拓宽载体、多元化解。一是心理专家队伍。聘请11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沙盘师等组成专家团队,负责心理服务工作的筹划和指导、心理咨询、心理训练及心理检测等工作。二是心理顾问队伍。以街道、社区“蓝马甲”队伍为基础,组织心理健康知识专题培训,引进知名社工人才,建立一支家庭心理救助顾问队伍,适时深入困难群众家中,提供陪伴式、结对子救助服务。三是心理志愿者队伍。选派一批具有一定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工作等专业知识的社区扶贫干部和基层教师,选拔一批懂心理健康知识的支农支教大学生,经过心理基础培训和资质机构考核,为困难群众提供心理扶贫服务。

构建四个阳光心理救助服务工作机制

制定《城阳区社会救助心理服务实践基地运行实施办法》和心理预警、需求服务、压力疏导、危机干预“1+N”措施;对纳入救助范围的特殊困难群众,组织心理辅导人员入户走访,并适时组织召开民政、工会、人社、卫健、残联等5家固定单位,以及与救助对象可能涉及的其他群团组织和政府相关部门参加的“5+N”联席会议,根据救助人员类别和心理服务需求,研究心理救助实施方案,推动心理服务工作制度化开展,形成区、街道、社区多层级和板块化服务网格,实现了心理救助服务的全覆盖。一是心理隐患预警机制。建立社区、街道、心理专业机构等三级预警系统,动态对低保家庭、特困供养人员、孤儿等进行检测,及时确定社会心理状态的基准,构筑社会心理防线,及早预警,跟进疏导,加速干预,有效控制困难群体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项,防止冲击社会到底底线事件的发生。二是心理需求服务机制。探索“调研摸排、问卷调查、走访座谈、观察分析”工作途径办法,科学分析研判救助对象心理,精准对接特殊困难群体的现实需要和心理需求,制定个性化救助方案,搭建立体化全覆盖的社会心理救助服务网络。三是心理压力疏导机制。为增强心理救助服务效用性,坚持“心理干预、总结探索、化解矛盾”三项原则,推行“聆听、区分、提问、反映、引导”五步工作法,让困难群众生活处处充满阳光。四是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通过专业机构、力量和手段,及时应对突发性、群体性重大事件,今年以来成功化解转介心理危机干预个案29名、突发心理危机事项3件,推进物质救助和心理救助的融合发展。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