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名文化

2019

09/25

19:12:21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分享

《山东古镇古村》——古城镇

  沾化县古城镇,自古以来就是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之地,明清时期人才辈出、科第连甲,“向称济北诗书之薮”。自沾化建县之初至建国初期,一直为沾化县治所,历时900余年。作为沾化境域设立的第一个镇,至今已有1300余年历史,因而有“先有古城镇,后有沾化县”之说。古城镇地处鲁北平原,黄河北岸,渤海之滨,是一座底蕴深厚的文化古镇,一座古韵流芳的历史名城。在这里,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名胜古迹,引人入胜。历史与人文辉映,传统与现代交融。

  据史书记载,唐垂拱四年(688年)在今古城镇所在地设置招安镇,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升招安镇为招安县,金明昌六年(1195年)招安县更名为沾化县。至1957年,县治自古城镇迁至富国镇。此后,古城镇虽已不是一县治所,但千百年来形成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人文内涵,早已深深融入了这片古老而文明的土地,赋予了古城人淳朴善良的民风和勤劳勇敢的品格。千年古城所承载的传统文化与精彩动人的历史故事,早已永载史册。

  古城镇历史悠久,景观秀美,名胜古迹众多。有“聚仙台”“魁星楼”“文庙”“棂星门”和“文昌阁”等。南湖书院的“文峰台”,清代石牌坊“直谏坊”,都是名闻海内的历史古迹,那雄壮巍峨的气势,那端庄典雅的造型,那镌刻着苍劲委婉纹饰的精美石刻,仿佛向人们诉说着古城昔日的大气与辉煌。凝神聚意,你会聆听到古老岁月中的名人佳话、趣闻轶事。

  曾经的古城,有过繁荣盛景。那时的商业街上,有饭店、茶楼、百货店、药店、当铺、钱庄等各色字号店铺30余家,可谓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城区内教堂、医院、学校等一应俱全。繁华的街道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千年古城,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民间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与动人的神话故事,比如神秘老人为居民找出“姑子庵井”的传说,修建高大石牌坊时有奇人“授秘”架起大石梁的传说,被救神龟入海时造成永不干涸的海眼“裂子”的传说,几百年神奇老杨树被毁灭的故事等,故事情节曲折动人,故事内容寓意深刻,引人入胜,发人深思。还有许多诸如民间贸易“对瓦茬”习俗的由来等等,也非常有趣且具有教育意义。

  “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曾于清乾隆七至十年(1742-1745)任范县县令。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号理庵居士、板桥居士、板桥道人、橄榄轩人。晚年常以板桥老人、板桥老道人自署。郑板桥信奉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处世之道,为官立志上报朝廷,下安黎庶。在任期间,他傲视权贵,体恤民情,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主张轻刑简政,鸣琴而治,不事扰民之举,留下千古佳话。后人为了纪念郑板桥,称他升堂理案的大堂为“板桥堂”。板桥堂位于古城镇旧县衙,即今镇政府院内。

  渤海大鼓是沾化县独创、独有的曲艺形式。由古城镇洼李村民间艺人兰尊侠和大高镇何家村民间艺人魏尊昌等人创立、表演并传承。1950年8月,沾化县在古城成立民众鼓书院,兰尊侠、魏尊昌是两位主要演员,他们在长期的曲艺表演中,汲取了东路大鼓和西河大鼓的说唱技巧,创立了一种由大开板、慢板、流水板、快板、四板等板式构成的新的鼓书形式,因地域原属渤海老区且濒临渤海而定名为渤海大鼓,后逐渐完善定型。渤海大鼓有评有唱,唱腔婉转、优美而有力,刚柔相济,高潮迭起,气氛活跃,善于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容易引起听众共鸣,深受群众喜爱。

  民间舞蹈“鸳鸯嫁老雕”是古城镇独特的民间歌舞,类似于秧歌剧,融歌舞、戏曲于一体,有完整的艺术形象和故事情节。全剧讲述的是鸳鸯丧夫,鹦哥做媒、众鸟劝嫁,老雕娶鸳鸯和鸳鸯用计报复老雕的故事,亦歌亦舞,有唱有逗,语言风趣、幽默,表演生动、活泼。古城镇沙洼村表演的“鸳鸯嫁老雕”多次在民间文艺会演中获奖。

  古城镇地处齐鲁大地,传统文化受孔孟儒学影响深远,重文教、尚礼仪,“与邹鲁同风”。明清时期,文化教育蓬勃发展,群英登进,俊才辈出。曾出现“三杰竞爽”“四士同升”的科第盛事,一时间轰动朝野,誉满城乡,也给后人留下了千古佳话。“三杰竞爽”“四士同升”分别指的是明朝万历八年(1580年)沾化籍考生丁懋逊、李芳、周班爵三人同科考中进士和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沾化籍考生丁鸣陛、贾三策、徐牧、李鲁生四人同科考中进士之事。此后,清朝康熙九年(1670年)秋试,再次出现了沾化籍考生阎羹、张晓、李南英三人同科考中进士的科举盛事,全县上下为之振奋、喝彩,桑梓父老倍感自豪、荣耀。不仅如此,登第后的士子们,为政者,砥志砺行,造福一方;治学者,著作宏富,成就斐然。明清时期古城镇的文化名人,还有兵部尚书丁汝夔;“父子二鼎甲”的“榜眼”苏兆登,“探花”苏敬蘅父子;一生矢志桑梓教育事业,培养出22名举人、9名进士的教育学者吴汝祯等。

  民国以来,爱国先贤、仁人志士层出不穷。王见南村的王炳燇,是早年追随孙中山踏上民主革命之路的同盟会员,他创办了鲁北第一所新型学堂;参与反对北洋军阀的山东独立斗争;出席南京临时参议院会议;出任国民党山东支部副支部长;两次出任黄河河务局局长,治理黄河功勋卓著。于河村的吴赤云,为早期同盟会员,曾任直鲁民军总指挥、滨县县长、民革山东省分会筹备委员会召集人,解放后参与创建山东省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工作。郝家沟村的徐之薰,为清末民初著名学者,通晓儒学、史学,精于医术之道,著书立说颇丰。还有山东省劳动模范张春香、董凤和,当代学者吴开晋、画家王本城等,都是沾化骄子,古城的荣光。

  近年来,古城镇的一些名胜古迹得以修复或重建,文化古城建设方兴未艾,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千年古城,正焕发着新的活力,以更加靓丽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以崭新的方式向络绎不绝的中外游客,讲述着古城镇曾经的骄傲与更加辉煌的未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