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养老” 激发滨州养老服务业新动能

发布日期:2019-08-02 10:51 来源:民政厅办公室
字号:

山东省滨州市老龄化程度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近年来,养老保障、老年医疗、生活照料、心理慰藉等问题越发突出。面对严峻的老龄化形式,传统的养老模式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创新实施“互联网+养老”,成为激发滨州养老服务业新动能的契机。

建设养老服务信息平台

滨州市依托山东省养老管理平台、养老服务平台和山东养老信息网,打造全市互联互通的行政管理、服务提供和宣传推介平台,积极推进市级平台建设和县区平台联网工作。目前,滨州市共建设8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已投用5处,其中,邹平市依托青岛软通建设12349信息平台,其他县区分别依托各自社会组织自主经营。平台有效整合通信网络、智能呼叫、互联网、物联网等科技手段,以信息化、智能化呼叫救助服务平台为支撑,以“建设信息化、智能化呼叫服务”为核心,以“建立老年人信息数据库”为基础,以提供“紧急救援、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关爱、健康管理”为基本服务内容,以社区为依托,“整合社会服务资源”为服务主体,建立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打造真正意义上的“没有围墙的养老院”。目前,正在加大平台宣传和优惠政策,吸引养老品牌加盟,增加平台收益。

创新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滨州市创新“互联网+”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的服务手段。通过试点,寻找建立统一管理、综合、开放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的有效应用模式。滨城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爱老助老、为民便民”的思路建设成立,设有呼叫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站、餐厅、活动室、图书室、日间休息室等。该中心与滨州市各大知名企业以及持有专业资格证的个人签约,为滨城区所有居民提供专业、经济实惠的居家服务。目前,已经签约优质服务商和个人261家,所有签约的企业均为滨州市正规备案的企业,签约的个人均无犯罪记录并持有从业资格证书。涉及行业包含家政服务、医院医疗、医药连锁、家电维修、家电安装、快餐酒店、理发、按摩、心理咨询、法律帮助、旅游、购物、送货上门等数十种、百余项日常便民服务。居家老人及其子女,只要通过一键通“孝心通”或者拨打服务中心热线就可以轻松享受中心各项服务,足不出户就可以得到专业、正规、实惠的居家服务。该模式也作为先进经验在各县区有条件的地方试行。

成立养老产业协会助力多元抱团发展

今年4月,滨州市成立养老产业协会,共有120家成员单位,全市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从事机构养老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家政公司、社工组织、医疗卫生机构、物业公司、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和个人,抱团取暖,多元发展,搭建起政府与社会力量之间的交流平台,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和支持养老产业发展,推动养老服务的产业化、规范化、品牌化发展。

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服务操作

滨州市从2017年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对全市养老机构进行星级评定。不同于以往的看材料、看场地,2019年侧重信息化手段。目前,正在开发程序,通过手机、电脑、平板的相应小程序,实现老年人能力评估的指标化、分值化,实现养老机构建设标准、运营标准、服务标准的模块化、系统化,指导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在网上进行评定和办公,保证标准可查、流程可视、操作便捷、数据联通。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