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城阳区殡葬改革和散乱坟墓整治见成效

发布日期:2019-08-02 10:49 来源:民政厅办公室
字号:

今年以来,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满足人民群众殡葬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制度举措、创新管理体制、提升服务能力,聚焦难点突破,综合施策攻坚,全力推进殡葬改革和散乱坟墓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6月中旬,全区6个街道、195个社区通过先进技术定位,共摸排坟头近4万个,为确保实现今年底前完成80%、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散乱坟头及传统墓葬点整治任务,提供了准确资料和良好基础。

提高站位,形成合力推进共识

根据山东省委、青岛市委主要领导批示和青岛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要求,城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把殡葬改革和散乱坟墓整治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一把手”工程,并列入全区深化改革重点内容和对各相关单位和各街道考核内容,先后召开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和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加快推进殡葬改革和散乱坟墓整治工作。出台《城阳区关于进一步推进殡葬改革工作实施办法》《城阳区散乱坟头和传统墓葬点整治工作方案》,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和相关部门、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殡葬改革工作服务小分队和工作专班,明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建立党委领导、政府实施、部门协作、属地管理、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区分管领导多次深入街道调研,主持召开调度会和联席会,部署工作,落实任务,听取工作进展情况介绍,研究改革和整治中的重大事项,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7月16日,召开全区殡葬改革暨散乱坟墓整治攻坚推进会,对殡葬改革和散乱坟墓整治工作再动员、再部署,全区上下形成强力推进、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

加强统筹,构建立体推进工作格局

推进殡葬改革和散乱坟墓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点面结合、统筹推进、立体抓建。

全区各街道与科技公司签订协议,通过预测分布、现场勘查、建立数据库等方式,全面完成全区现有坟墓的核查,为散乱坟墓整治提供第一手信息资料。先后组织到崂山区、沂水县参观学习,借鉴在怀念堂建设、节地生态安葬、丧事操办流程、惠民殡葬措施和红白理事会作用发挥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做法,出台《城阳区公益性怀念堂和公墓管理规定》《城阳区关于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扎实推进丧事简办的措施》,借鉴运用沂水县经验,对改革和整治作出部署安排,明确区移风易俗丧事简办工作标准,拆除怀念堂内各类焚烧设施,规划建设祭祀墙。

本着满足辖区户籍人口20年新增骨灰和坟墓治理迁移需要,积极推进公益性怀念堂建设,5月中旬,棘洪滩街道怀念堂开工建设,夏庄街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改造一处“地宫”式怀念堂,其他街道的怀念堂选址和建设有序推进。针对散乱坟头整治、树葬、怀念堂建设等投资较大的实际,区财政拿出近3亿元资金对殡葬改革实行奖补,确保各项建设顺利推进。推行工作进度“日报告”和调度会商制度,每半个月对整治情况进行调度,区、街道两级分别制订实施方案,列出时间表、路线图,建立工作台账,保证每项工作都精准落地。

党员带头,发挥引领推进的示范作用

在殡葬改革动员和推进中,城阳区委、区政府要求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在殡葬改革和散乱坟墓整治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各街道、各社区党员走村串户联系动员群众,自觉做到不做违反政策法规的事,积极参与全力支持;不传播与改革相悖的言论,积极做好亲属和周围群众的思想工作;不做有损党员干部形象的事,积极在殡葬改革中走在前列。

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在办理丧事中不搞特殊化、不搞封建迷信活动,带头实行丧事简办、生态安葬、文明祭祀。同时,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对殡葬改革和散乱坟墓整治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广泛宣传,示范带动。通过党员干部的引领带动,在全区范围内产生了很好的示范效应和社会效应。

倡树新风,营造全民推进浓厚氛围

为引导、动员广大人民群众转变观念、移风易俗,城阳区政府和各街道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工作,倡导社区居民牢固树立现代文明殡葬意识,积聚殡葬改革正能量。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和民政公众号、阳光城阳公众号等媒体、媒介以及社区居务公开栏,向广大群众宣传实行殡葬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传殡葬管理的政策法规,宣传文明绿色殡葬方式,实现宣传全覆盖,逐步消除群众对殡葬改革的疑虑,增强群众实行殡葬改革的自觉性,推动殡葬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