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六个统筹”构建社会大救助体系
近日,山东省德州市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建立社会大救助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建立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长效救助帮扶体制机制,全面建成保障适度、权责清晰、规范持续、全域覆盖的社会大救助体系,充分发挥社会大救助在基本民生保障和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作用。
明确目标任务,精准发力推进。《意见》共分3大部分23条,以推进社会救助制度、能力、信息、资金、监督和脱贫攻坚政策“六个统筹”为重点,整合现有各类社会救助政策,建立全市统一的社会大救助政策制度体系、工作运行体系、资金保障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和工作信息平台,实现社会救助与脱贫攻坚政策有效衔接。主要任务分两步走:第一步是2019年完成社会救助与脱贫攻坚全面衔接,建立统一的工作平台和工作体系,实现对提出申报的困难群众救助全覆盖;第二步是到2020年,实现社会救助科学定位、深度融合和有效衔接,建立困难群众问题政策诊断机制和主动发现机制,全面建成保障适度、权责清晰、可持续、全覆盖的社会大救助体系。
实施“六个统筹”,提升救助水平。统筹社会大救助制度建设,整合政策体系,推进政策融合,强化政策衔接。统筹社会大救助能力建设,建设大救助工作网络,落实工作力量,建立主动发现机制,深化社会救助“放管服”改革。统筹社会大救助信息平台建设,开发建设德州市社会救助服务信息网、市级社会大救助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完善社会大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建立社会大救助呼叫平台,全面提高社会大救助信息化水平。统筹社会大救助资金使用,扩大资金有效供给,优化资金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一个盘子统筹定,一个篮子统筹管,一个口子统筹出”。统筹社会大救助监督管理,制定社会大救助工作监督管理办法,建立社会救助信息公开制度,整治社会救助领域“微腐败”,加强社会救助诚信机制建设。统筹脱贫攻坚政策,脱贫攻坚期内,纳入农村低保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收入超过当地低保标准后,可继续保留低保待遇3个月;全面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高龄失能老年人、农村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实行低偿或无偿集中托养服务;全面建立支出型贫困家庭、困难残疾人家庭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临时救助水平;有效推进基本生活救助与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农村危房改造等政策的衔接,综合解决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问题。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导考核。市、县普遍成立由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救助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社会大救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建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把建立社会大救助体系纳入各级党委、政府考核内容和重点督查事项,制定出台社会救助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对相关救助职能部门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补助资金、工作经费分配挂钩,促进社会救助责任落实。
(来源:中国社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