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7000000450218XQ/2019-00355 | 组配分类: | 建议提案 |
主办单位: | 省民政厅 | 制发日期: | 2019-12-23 |
对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12020098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护工行业管理的建议》)
王军委员:
《关于护工行业管理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关注。根据民政部门工作职责,现就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养老护理员(也称为老人护理员、老年护理人员、照护师)是一个新兴职业,伴随全球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而产生,主要工作是对老年人的生活进行照料、护理,工作场所不局限于养老院内,目前也延伸到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等。作为养老护理员的业务主管部门,近年来,省民政厅把养老服务队伍建设作为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强化政策推动,整合多方资源,建立起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和在职继续教育相结合、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养老服务人才培训体系,提升了全省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一是强化资金支持。省级财政按照每人2000元标准,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大力开展养老服务和管理人员技能培训,省里每年培训5000人次以上,2013年以来,全省各级培训养老服务与管理人员5万余人次,获得初级职称的养老护理员达2万人。实施专业奖补,省级对每处设立养老服务专业的院校给予100万元奖补,先后有13家院校获得奖补。提升行业吸引力,对养老机构中的本科和专科、技工学院、高级技工毕业生给予1.5—2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对取得养老护理员资格的给予1500—2000元的一次性补助。省政府设立“齐鲁敬老使者”评选制度,每人每月给予1000元政府津贴,先后有85名养老从业人员入选。二是健全三级培训网络。省级层面,联合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全省确定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等7家培训基地,重点负责技师、高级护理员和养老行政管理人员、养老产业人才培训。每年结合实际设定培训专题,近五年共组织开展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农村养老、医养结合等专题培训200余期、培养养老服务人才2.5万余人次。市、县层面,共设立培训基地30余处,重点负责中、初级养老护理员和养老管理人员培训,年培训7000余人次。乡镇(街道)、社区和村居层面,重点围绕失能老年人的家庭照护需求,依托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对老年人及失能老人家庭护理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全省年培训5万余人次。三是创新培训方式。坚持远程培训与地面培训相结合,积极推行“互联网+养老培训”,依托民政部培训中心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对初级、中级养老护理员进行网络培训,达到规定学时的可参加省、市组织的地面理论和实操培训,建立了“积极推行+地面培训”的一体化培训模式。坚持理论培训与实践培训相结合,采取对接培训对+理论学习”,针对不同类型培训对象设置理论培训课程,实施精准培训。内地培训与外地培训相结合,一方面邀请省外境外专家学者到山东授课,让学员就近就便学习外地先进养老服务理念、经验和模式;另一方面先后组织30余期专题培训班,赴浙江、江苏、上海、北京等地进行学习培训,赴台湾地区及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进行精准交流。
2017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下发通知,将养老护理员从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中取消,给养老服务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带来一定影响。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借鉴、吸收您的意见建议,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探索建立养老护理员技能等级评价制度,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强化政策落实。按照《山东省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和《山东省养老服务省级专项资金补助项目实施方案》等有关规定,继续开展养老服务和管理人员技能培训;对设置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及本专科、高级技工等毕业生给予补助。二是突出人才培养。大力推行学历教育,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社会工作等专业人才。引导高等院校、中等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加大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力度,鼓励对养老服务业专业学生给予减免学费、奖励奖学金倾斜等优惠照顾。鼓励医护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促进人才有序流动。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组织省内养老人员赴省外、境外学习培训。三是加强职业培训。推动养老护理员在职培训,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与远程相结合的培训手段。健全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相结合的人才教育体系,建设职业人才为骨干、志愿者为补充、家庭成员为基础的专业化养老服务队伍,发挥专业社工引领作用。引导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社会地位,合理确定公办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薪酬待遇。四是壮大人才队伍。扩大养老服务人才来源渠道,鼓励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家政服务人员、社会志愿者、退休医务工作者从事养老服务。建立山东养老服务人才库,对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实行统一登记管理。探索推行养老志愿服务积分制,志愿者参与养老服务贡献与将来接受养老服务情况挂钩,积极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养老服务培训中,不断提高养老护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再次感谢您对民政工作的关心,恳请继续给予帮助和支持。
山东省民政厅
2019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