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山东省企业法律风险研究会办公室主任赵卿及工作人员一行赴聊城冠县刘东村与驻村“第一书记”徐勇进行扶贫对接活动,并与村支部书记、党员代表、村民代表进行了座谈,详细询问了贫困户情况、扶贫工作开展、农产品销路渠道存在的困难等情况,并实地查看了扶贫产业项目——樱桃种植基地。
支部书记任东霞介绍了刘东村的基本情况。刘东村,全称刘神伯东村,位于冠县西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隶属清泉街道办事处。现有人口2200余人,560户,耕地面积2400余亩。主要经济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村中原有52户贫困户,经各级镇政府、驻村“第一书记”的领导帮扶,于2017年底实现全部脱贫。
省贸促会驻村第一书记”徐勇详细介绍了扶贫工作的进展情况,为改善村中基础设施,筹集资金新修道路及附属设施,改造村中地下水,解决陈旧管道漏水、费水的问题。为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还建设了篮球场、文化广场、文化书屋等文化设施。
2015年为尽快帮助农民摆脱贫困,趟出一条增收致富的路子,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根据村中土壤性质、气候温度、水源水质情况,扶持发展壮大樱桃产业栽培,从泰安等地引进了最新樱桃品种----“梅枣”,目前,全村樱桃栽培面积已达1500余亩,成为全县最大的早熟樱桃栽培基地。待春天4、5月份成熟后亩产将近2000斤,纯经济效益预计10000元,总产量可达1500吨。计划用2-3年的时间,将樱桃种植面积扩大到2000亩,并进一步发展樱桃深加工产业,与相关企业合作生产加工樱桃酒、饮料等消费品。2017年利用省级扶贫产业项目资金40万元,建设了高标准温室大棚,占地面积8亩多,已经投入使用.2018年待大棚周边的樱桃树长大可以结果时可移植进大棚,以便缩短樱桃果实成熟期,提前上市并产生经济效益。
通过座谈,了解到该村缺乏集体收入,销售渠道狭窄和缺乏有效经营模式,樱桃产业发展面临诸多制约因素,如温室大棚建设面积太小,没有建设贮存水果冷库的资金,缺乏统一规范的农产品交易市场等。要推动樱桃产业的长远发展,需提高知名度,寻找销售与批发商,建立联系达成樱桃收购事宜。同时发展樱桃深加工产业,寻找果汁、果酒、果脯类的水果深加工企业,合作生产加工樱桃酒、樱桃果汁、樱桃果脯等消费品。形成村中扶贫产业的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脱贫致富长效机制,摆脱村民后顾之忧,成为本次扶贫对接的重点,同时标志着山东省企业法律风险研究会精准扶贫行动的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