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名文化

2018

05/21

12:15:15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分享

《山东古镇古村》——古城子村

  诸城市区东南部的岭上,有一个不起眼的村庄,它就是诸城市密州街道古城子村所在地,也是东武故城的所在地。

  本地老住户李氏,原籍甘肃陇西,北宋已在此居住。其族谱记载,来时村名即称“古城”,这显然是因村庄座落在古城遗址上而得名。从前,这里一度改名为“墨水村”,村西南原有座关帝庙,清道光年间重修时,在大门里的影壁上,镶嵌着一块石碑,上面就镌刻着“诸邑城东墨水村”。据说,这是人们嫌原村名太俗,诸城土话“城”字又与“穷”同音,村人们被“穷神”折腾得太苦了,想改一下贫困状况,便以村后的墨水河作村名。取这个名也是为了图个文雅和吉利。旧时说识字为“喝墨水”,村人们期望这里多出有文化的人,尽快脱贫致富。可是,名字虽好,就是叫不出去,人们仍然称这村为古城子,可见这“古城”的文化魅力。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在他的《后杞菊赋》叙文中有“日与通守刘君廷式循古城废圃,求杞菊食之”句,其中“古城”即为此地。本村清代秀才李学昌,曾作《古城村感述十四韵》,述及村西北有已荒废的“杞菊园”,即东坡求杞菊处,这里曾出土铜箭头、铁蒺藜、大齐武平年碑、汉“千秋万岁”瓦当等古文物,并有古井、瓦筒泉、大石桥、石坊等古迹遗存,村头的“将台”,“旧时堆列如垒”。解放后发掘出的南城墙根基,夯土层分明,夯窝清晰可辨;关帝庙后残存的城垣角楼,曾为孩童们登高玩耍的好场所;村西出土的鹅眼钱范、铜残渣,说明当年曾设制钱厂。古城的范围《水经注》称“城周三十里”,明万历《诸城县志》则记“城址周约五六里”。

  古城到底有多古?古城历经“周、秦之间”和两汉,至今有两千多年。清乾隆《诸城县志》认为:“其为县著于汉而实肇于周、秦之间。”。据有关文字记载,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封大将郭蒙为东武侯,吕后七年(前181年)置东武县,元封五年(前106年)琅琊郡移治东武,境内各县皆属琅琊郡,章帝时,琅琊孝王得封国即在此,东汉建初五年(80年),东武县城迁至岭下的扶淇河东岸才结束了该地设城的历史。

  东武古城的得名还有一个十分神奇的传说,《齐道里记》称:“东武县本有东武山,忽因三日昼昏,山移在会稽山阴,县今犹有东武里。”《东周列国志》也讲,越王句践于会稽立城时,忽然城中涌出一山,周围数里,其象如龟,有人认得此山,乃琅琊东武山,越王大喜,乃名其山曰怪山,亦曰飞来山,亦曰龟山。看来这岭地的原称就是东武山。

  从前,古城子缺水,连饮水都成问题,更谈不上引水灌田,这也许就是古城西迁的自然因素吧。如今,古城子社区居民近千户,“新社区建设项目的完成,打造了一个环境优雅、现代时尚的商业街区。古城在沉寂数千年后,再一次迸发出它独有的魅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