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名文化

2017

01/09

15:27:54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分享

《山东古镇古村》——中古城村

  在莱阳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很久以前,莱阳城南有一座古城,名叫挺城。此城方圆数里,盛极一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世的变迁,这挺城不知是何原因慢慢从这大地上消失了,只剩得逶迤的城墙墙基,埋于古陌荒野之中。在以后的岁月中,这里变成了一片无边无际的草场。每到夏天,水草最丰美的时候,站在古城墙的废墟上,于暮色苍茫中,会依稀看见有一牧童,横架牧笛,骑在牛背上,牛一边吃草,他一边吹笛子,让人看了,仿佛听得有一股清流从那笛眼里流出来,飘过那茫茫绿茵,委委婉婉,悠悠扬扬,传向四方,使人听了无不心旷神怡,荡气回肠,久久不愿离去。这就是莱阳八景之一,叫做“挺城牧笛”。

  古时的挺城如今叫做古城,分为东古城、中古城和西古城三村。

  古城,据传建村于隋朝,因地处“挺城遗址”得名古城,挺城遗址位于中古城村南,五龙南路两侧,东西长,南北短,总面积七万余平方米,为西汉古挺城。据《莱阳县志》记载,“挺城,在县南七里古城村南。汉置,北齐废,遗址尚存”。“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入昌阳。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废挺入卢乡,唐并入昌阳”。明、清挺城已是故墟荒垒,杂草丛生,成为放牧牛羊的场地。《莱阳县志》中“挺城牧笛”注有“故墟荒垒,悉为牛羊之场,牧童斜骑牛背,手抚短笛,而呜咽之声,时断于夕阳苍霭间,闻者宁不动兴亡之感乎!”当地民间都说古城遗址是一个巨大宝藏,城下一头金牛至今还没有现世。

  清光绪年间,挺城故墟出土一“汉洗”,铜质,形圆若钵,三足,高一寸六分,口径四寸,重十余两。内镌双龙,龙间为“天凤元年”四字。外为鳞凤鱼龙,惟龙凤可辨。底为双鱼,鱼间为“富贵长宜子孙”六字,字作小篆,殊古朴。又有铜皿一具,外大篆“重一两十四铢”六字。后当地人也常于此发现古文物。1981年由专家设点探测,于遗址地下1米许,发现有大量饰凹弦纹、绳纹之青灰陶片、勾连纹之圆形瓦当和几何纹砖。此外,还有少量罐、豆等陶器与戈、镞、五铢钱等铜器,皆为西汉遗物。1954年修五龙路和2003年莱阳九中北建校时,在古城遗址周边出土了大量古钱币,多数为“半两”,均散落民间。该地遗物含量较为丰富,原有护城河,南、北、西三侧久已夷为平地,唯有东侧仍有流水沟留存至今,遗址城墙现已无痕迹。

  古城,地势平坦,南邻火车站,北近市区,交通方便,经济繁荣。昔日挺城遗址,而今人民安居乐业,街道错落有致,楼房鳞次栉比,一片繁荣景象。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