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鲁中山区的北部边缘,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就是被誉为淄博市后花园的博山区域城镇。这里群山环抱、山峰竞秀,林泉茂密,构成一幅精美的山水画卷;深厚的历史渊源,淳朴的民间习俗,都为域城镇打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
域城镇位于博山区的西部,连绵的群山形成了绿色的长廊。辖区内公路网络密集,国道、省道、园区道路纵横交错,205国道和博—莱、滨—博高速贯穿境内,与京沪、京福、济青高速公路南连北接,是鲁中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穿行于群山之中,不禁被清新的空气陶醉。博山地处齐鲁交界之处,且不说齐长城从境内蜿蜒穿过,仅说那禹王山、夹谷台、孟良寨,就有说不尽的历史话题。在群山之中,禹王山、夹谷台高高矗立,遥遥相望。禹王山是当年大禹治水的遗迹,偶尔在相传大禹锁船的石环旁下落下几颗的贝壳,真切地诉说着沧海桑田的变迁。初春时分,禹王山被一片银白素裹,那是满山遍野的槐花开了,春风飘着清香,轻抚着你的脸颊。与那银白相映的是娇艳欲滴的樱桃,禹王山下的樱桃在鲁中一带久负盛名,清香甘甜。难怪著名的五音戏泰斗邓洪山以一个“鲜樱桃”的艺名红透大江南北。在这里,老人们至今还在讲述着大禹治水的传说。三十里之外的夹谷台,传说是齐鲁会盟的故地。当年五十一岁的孔子为了齐鲁的和谈曾登临此山,一个“和”字留下千年绝唱和不朽的圣迹。两千后的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著名的短篇小说家蒲松龄沿着圣人当年的足迹,膜拜此山,留下了诗文《夹谷行》: “夹谷之台,其高不可端;苍苍冥冥,近接北斗栏干。扪萝登去,有鸟道一线,下临万丈,使人毛骨森以寒。猱走始能得上,到天门,胫欲酸。视台上数十余亩,其平如掌,万骑能安。俯首一南望,见群峰参差笋立,俱就儿孙行。台以东,台以西,台以北,看至青天尽处,但有苍茫。台上坐久,石姑姑修修,千尺拱首相向,似道温凉。乃歌曰:‘国家行觞,峨冠登堂。伏戎罢去,归我汶阳。可惜群婢来,千载为之哀伤!’”。
至今,清康熙年间的石刻,历尽沧桑的“古夹谷”三个字还悬刻在高高的石崖上。夹谷台的山形为三层台式,悬崖之间及底层崖根处,分布着大量山洞,有夹谷洞、朝阳洞、心洞、大瓮洞、阁老洞、大鬼洞、小鬼洞、石窗户等30余条洞,洞深15米至80米不等,最深洞为心洞80米。整个夹谷台可以说是洞群的世界。如此多的山洞,在当地流传一个传说:一个仙女到此,听说夹谷台有100个洞,景色幽美,是个居住的好地方,于是想数一下山洞再决定住下来,谁知数了81遍,都是99个,心想这个传说骗人,其实是她的衣带遮住了一个洞,于是她生气跺脚,直往泰山飞去。因为她跺脚,夹谷台便不再升高。夹谷台虽然没有升高,但仍然遮盖不了山的神韵。离夹谷台不远的夹山,独产着一种叫十八层的山石。先不说着层层的山石间夹藏着无数的古老化石,就那五彩的石头就彰显着灵动之气,稍加雕琢,一块充满灵气的淄砚就呈现在你的眼前,足以让历代的文人墨客视为珍藏。明余怀《砚林》载:“宋熙宁中,尚淄石砚,神宗亲择共尤佳者,赐司马温公。”淄石在北宋时就有韫玉、金星、青金、墨玉等名称,而淄砚的石料多出自夹山。
十八层的山石厚薄相宜,自然是建筑房屋的上好材料,山里人不负大自然的恩惠,把整个域城的民居建得别具特色。在依山傍水之间,古朴的石房错落有致。走进房前,层层石板砌成的房屋不加雕饰,不用泥灰,尽显朴实本色。随眼望去,便是一幅幅精美的风景画,以此成为各级美术家和摄影家协会的创作基地。山好、水好,盛产出一种极具风味的美食,这就是夹山的香椿芽。夹山的香椿芽红叶紫杆,俗称红芽子,收获季节,惹得远近的食客,堵满了宽阔的的乡道。
初秋,域城的山被渐渐地染成了五彩之色,群山好似披上五彩花衣。在禹王山和夹谷台之间,山山相连,九龙盘踞,称为九龙峪。在峪深处,有一个叫和尚房的地方,和尚房有一个观红叶的好去处,叫柿子岩。相传清吏部左侍郎孙之獬衣锦还乡后,假出家之名建石庙,隐居于此,后称和尚房。清代著名学者孙廷铨在《南征记略》中描述该地"入山西折北行,溪穷崖合,中更开布,有柿林千树,高下扶疏。虽四面林泉殊态,而高深同在一岩"。 在和尚房村东口,有一处古建筑遗址,俗称石王殿,此处尚存有明代万历年间重修的石碑。在殿前尚存五株侧柏,树龄均在300年以上,为"淄博市古树名木"。
博山区是中国鲁菜的发源地,域城便是滋生这一饮食文化的一片沃土。历史上蕉庄、伊家楼两村名厨辈出,成为博山家常菜和饭庄菜量大菜系的渊源,素有吃了博山饭,围着天下转的美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域城这块土地上,还造就出了中国直接税的创办人高秉坊等名人志士;创造出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珠宝峪,全国商业战线的一面红旗岳峪门市部等先进事迹和英模人物。
今天,域城镇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大生态化建设,以“山重而多奇,水丰而秀丽”为主要特色。以都市农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重点发展生态观赏、休闲采摘、体验旅游型农业;依托生态优势,遵循“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以人为本、科学开发”的规划理念,将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社会文化功能和美学价值相融合,建设六大功能的姚家峪生态旅游度假区已具规模,一个具生态、文化为一体的新域城正展现在你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