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经纬

2017

01/13

10:24:12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分享

浅谈新时期城市居民区划分和名称的管理工作

  居民区是城市进行行政管理的主体和框架,名称是城市文化内涵的外在表现和城市文明程度的象征,它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搞好城市居民区划分和名称的管理,对于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城市三个文明建设,意义非常重要。

  一、目前城市居民区划分和名称存在的现状

  当今社会,城市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居民区建设,在房地产经济市场化体制的推动下,就像春天的花园,各种住宅楼群争奇斗艳,遍地开花,居民区建筑风格各异、名称更是绚丽多彩,在美化了城市环境,满足了城市人民住房的需求后。居民区的划分和名称的管理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从面上看,普遍存在着“散、乱、小、多”的现象:一是“散”。表现在居民区名称只注重彰显各自的魅力,个性十足,但缺乏地名群应有的关联度和序列化,整个居民区名称如一盘散沙,使人们寻找起来其没有依据和方向感。二是“乱”。居民区通名标准不统一,大小都叫居民区,哪怕只有几栋楼,名称也冠以xx小区、XX花园、XX城等,使人们对居民区的概念产生歧义,不知所措。三是“小”。居民区规模普遍偏小,近几年,我市新建居住区大都在10到30栋之间,以十几栋楼居多,每个小区按平均15栋楼每栋楼按5层3个单元算,十几栋楼容纳住户也不过几百户人家,根本无法作为独立的居民区管理使用。四是“多”。据初步统计截止于2010年12月份,在青州市城区不到1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有200多个新建居民区,另外还有一大部分旧城改造剩余的平房居,这些平房也不管有多少,仍然保留和使用原居民区名称,以独立的居民区管理,不便广大人民群众记忆和使用。

  二、造成居民区划分与名称现状的原因

  一是城市扩展迅速、旧城改造步伐不断加快,对居民区及名称的管理受到很大冲击。旧的居民区区域逐步消失,新的居民区尚未形成,致使居民区建设交叉,新旧并存,名称混乱。二是由于建设时间、空间错位,开发商数量多、经济实力薄弱,建设地域面积小等原因,使得居民区规模普遍达不到独立居民区管理的要求。三是开发商为了迎合购房者心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增加商品房的销售量,获得最大经济利益,将居民区名称当做商品刻意进行包装,导致居民区名称个性有余,规范不足。四是管理法规不健全,居民区名称命名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导致居民区名称命名使用的无政府状态。如:什么样的居民区应该叫小区、什么样的居民区应该叫花园等,没有相应的规定要求。五是职责不清,责任不明,造成居民区划分及其名称管理,多头都管,无人真管。六是管理部门存在着为难发愁的情绪,基于居民区及其名称多年来的无序发展,居民区问题多多,要想扭转这种局面一时束手无策,只好听之任之,任其发展。七是各职能部门各行其政,各自按照自己的办法进行城市管理,居民区划分和名称管理缺少相应的压力感,造成长期无人过问。

  三、居民区划分与名称管理的方法与对策

  居民区作为城市结构的主体和框架,其作用将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大,名称作为城市居民区的代号和符号,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当今社会中,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的密集程度越来越高,城区居住成份也越来越复杂。新的发展形势需要政府以新的管理模式与之相适应,部门管理模式被属地管理模式取代势在必行,社区服务,社区建设,公安治安、消防、邮政等都要把居民区作为重要的基础和条件,因此搞好居民区的规划和名称的管理十分重要。如何搞好居民区名称的规划与管理,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端正思想,更新观念,切实做好居民区划分及其名称的管理工作。居民区规划及其名称管理,必须打破旧观念,突破老思想,树立新观念,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规划管理。对多年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且以道路作为分界线划分的居民区应保留,名称继续使用;新建的,规模较小的,且无明显界线的居住区,要按照新时期发展要求重新划分。如青州在居民区规划中除了保留“北关居民区”等几个历史悠久且面积较大的大型开放式居民区外,其余区域全部采用主干道分割全城覆盖的方法,对市区区域进行了重新划分和统一命名,共设置居民区35个;名称由地名专家组根据“尊重历史、照顾习惯、方便群众、好找好记”的原则进行科学规划与设置,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居民区分布配置体系。实现了城区居民区无缝隙对接,名称全部达到了标准化、序列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要求。

  (二)创新管理模式,对居民区及其名称管理实行分级管理制。1、城市规划的网格化居民区,是政府实施行政管理和服务广大群众生产生活的责任区域,是政府实施城市网格化管理的根基,在市辖区内应实行一级管理,名称独立使用。2、位于规划居民区范围内的居住区,虽然规模小、数量多、分布广,但大都有一定的指位功能,地名意义明显,可以实行二级管理,即简化命名更名程序,采取注册登记管理制。即由原来的地名命名更名申报审批程序,改为审核注册登记程序。名称完全由开发建设单位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选定,使用前到地名管理部门进行申报注册,地名管理部门做好登记,按照地名管理相关规定把好关,做好向社会的推广公布。登记后的名称即为标准地名,受地名法律、法规的保护,这样不仅满足了开发商需求,而且也便于名称的管理和应用。

  (三)、强化管理措施,规范名称使用规则制度。1、二级居住区名称不能独立使用,名称前必须加冠管理居民区专名名称。如该楼盘在朝阳居民区,楼盘的名称为南燕都小区,登记注册命名时必须冠以朝阳南燕都小区等。实行证照化管理制度。2、对经过申报注册登记的二级居民区名称发放名称使用许可证,开发商在申请房地产登记,居民办理户籍、子女上学等方面使用。

  (四)完善地名法规,搞好文化服务,切实推进居民区及其名称的管理服务。1、积极争取政府修订出台地名细则,细化新时期居民区及其名称管理的规则、方法和规定。建立完善的居民区、住宅区名称管理原则和标准化管理体系。加强民政、规划、建设等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协作关系,实现地名的科学化管理。2、以人为本搞好服务,提高地名文化层次、增强城市品位。地名是城市的名片,事关城市形象,青州历史和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汉字、词汇浩如烟海,两者搭配运用搭配得当,将会产生无限的魅力。因此在管理好规化网格居民区及其名称的基础上,在国家地名法律、法规的范围内,一定要充分发挥地名专家团队的作用,积极为建设开发单位搞好服务,在力所能及的基础上,搞好居民区名称命名服务,多提供一些或反映历史或寓意美好或高雅清新等的居民区名称供其选择使用。这样既满足了开发商对居民区名称的要求,满足了房地产市场的需要,又美化了城市,给城市居民带来了舒适宜居的居住软环境。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