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地名
台儿庄
时间:2017-01-10 09:01

   台儿庄是枣庄市市辖区,位于山东省最南部,为“山东南大门”。全区总面积538.5平方公里,辖51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11个行政村(居),总人口31万人。台儿庄历史悠久,形成于汉,发展于元,繁荣于明清。清初,台儿庄已相当繁华,居于古峄县40个集镇之首,繁荣富庶,商贾云集,船舶迤逦;入夜,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据《峄县志》载:“台(儿)庄跨漕渠,当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被国朝高宗御赐为“天下第一庄”。 1938年春的台儿庄大捷,使台儿庄成为中国抗战史上的名城,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2008年恢复重建的台儿庄古城,是世界上二战遗存最多的地方,是中国运河文化史上的活化石,是中国民居建筑博物馆,是单浆摇遍全城的东方古水城。集“运河文化”和“大战文化”为一城,融“齐鲁豪情”和“江南韵致”于一域,是极具人文魅力的国际休闲旅游目的地。2009年被国台办确定为全国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2011年荣膺“十大齐鲁文化新地标”榜首。

关于台儿庄名字的由来有许多话说,在台儿庄流传最广的是,乾隆皇帝巡游台儿庄,发生在台儿庄城一处私塾--翠屏学馆的故事。相传,这所私塾里,出过一个神童。有一年,乾隆皇帝途经台儿庄,听到唢呐声声,经过询问,知道有一家人在办喜事。

乾隆皇帝决定凑一下热闹,于是派人送来三枚铜钱和一联喜帖。喜联只有上联,写的是:“三枚铜钱贺喜,嫌少莫收,收者爱财。”主家看了这个上联,不知如何是好。不收三枚铜钱,意味着嫌万岁爷给的钱少,那是欺君之罪,收了三枚铜钱,又落了个“爱财”的恶名。就在许多饱学之士为此发愁的时候,在私塾里读书的一个孩子跑了过来,挥笔写出下联:“一间茅屋待客,嫌贫莫来,来者好吃。”乾隆皇帝看了此联,冒着“好吃”的恶名赶来,询问是谁对出如此智慧的下联。主家叫出那个只有十岁的孩子。乾隆皇帝大喜,当即封他为七品官。

这个孩子,在乾隆皇帝面前为族人争了面子,于是大家抬着他满城游行庆贺。因为这件事,外乡人把这个城镇说成是“抬儿庄”,后来演变为台儿庄。

 

作者: 孙中君

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民政局

邮箱:tmzjszj@126.com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