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水位于章丘中部,南连双山,北接绣惠,西南隔绣源河与枣园相望,东邻普集、官庄二镇,东北毗连相公庄镇,西南一角与埠村街道接壤。
关于明水名字的来历,有一则传说。相传,明水的水是泰山流来的。有一年,章丘大旱,河水断流,民不聊生。碧霞元君想拯救章丘的百姓,就把泰山水神召来,吩咐说:“眼下,章丘老百姓正遭受旱灾,你从泰山底下的水源中,分出一股送到章丘去。为了沿途不发生争抢,你要趁着天黑从地下暗暗流过去,等到章丘,你再从地下流出来。”水神受命而去,从此章丘水源涌水,禾苗得救。四方百姓纷纷搬来居住,逐渐形成村落,这就是明水。
明水历史悠久,远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初年,即在这块盛产中药材土鼓藤的地方设土鼓县(驻马棚山)。《魏书·地形志》载:“东魏郡博平县有土鼓城,盖尝徙置也。”明水地处泰沂山区与中渤海平原之结合部,扼南北通道,实为一军事要地。五代后周,曾于此设镇遏使(军事派驻机构)。作为镇名最早见于《旧五代史》:“晋,开运元年(944年)齐州奏:青州赋寇明水镇。”至今已一千余年。金代是章丘四镇之一,明清两代属东锦乡。抗日战争爆发后,又历为县、区、公署、乡、公社、镇驻地,其地位之重要,可见一斑。
明水地势南高北低,总地貌为山前倾斜平原,在地质上属奥陶纪中世石灰岩与泥灰岩溶压富水型丘陵与平原之结合地带,地下水自南向北汇聚,在明水附近受阻水头出露地面,行成泉群,故明水境内泉多水澄,是罕见的城区内有涌泉的城市,素有“小泉城”之美誉。
实际上,明水以泉水清澈净明得名,在以明水为中心的2平方公里范围内,泉群集中,有三大泉系之说。绣水泉系灵气四溢,小巧纤秀;西麻湾泉系水量极大,一泉成河;明水泉系泉眼繁多,街漾巷溢。东麻湾、小麻湾、百脉泉、清水泉、眼明泉、金镜泉尤为盛名,其中百脉泉名列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可与济南市趵突泉媲美。清道光《章丘县志》称:“(百脉泉)方圆半亩许,其源直上涌出,百脉沸腾,状如贯珠,历落可数,故名。”曾巩曾云:“岱阴诸泉,皆伏地而发,西则趵突为魁,东则百脉为冠。”池底涌出数不清的水泡,缓缓浮上水面,好像滚动的珍珠,形成“百脉寒泉珍珠滚”之盛景,居“章丘八景”之首。
龙泉寺雄踞百脉泉北,为济南地区著名佛寺,始建于明景泰元年(1450年),殿内佛像金碧辉煌,壁画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为章丘佛教文化的一处名胜景点。
龙泉寺原名隆泉寺,“隆”者,释为高起之状,引申为盛大之貌和深厚之意。结合“泉”字解释,便是百脉泉水盛大浩渺,泉源深厚之意。加之从地势看,百脉泉水面高起于东麻湾的水面,乃隆起于地面之泉,故为隆泉。为何又改叫“龙泉”呢?“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明水地区民间早有传说,百脉泉源通达东海。称龙泉最贴切,因此,用龙泉名寺也就顺理成章了。另外,明水望族康姓之人,历代善堪舆之术,自古视胡山至明水之势为龙势,称其南到北起伏绵亘的脉络为龙脉,龙脉至百脉泉结为龙穴,龙穴之泉,不正是龙泉吗?因此,寺名龙泉,当之无愧。
明水虽居江北,却有江南水乡之色。境内河流纵横,荷叶连连,稻香飘逸,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著称,绣江河发源于百脉泉,蜿蜒北流,沿途造就了数座水磨,明水湖波光潋滟,荡舟湖心,水色天光共蔚蓝,令人心旷神怡。
明水物华天宝,物富民丰。“方池半亩水盈盈,频藻交横彻底清。绿筠雨过色偏好,黄稻风来香细生。”(清道光《章丘县志·艺文志》)这秀丽的景色,是与郁郁葱葱的明水香稻分不开的。据《济南府志》记载:“稻非此地常产,历章诸处稍稍有之,其美者则以章丘明水为最。”明水香稻产于百脉泉水的泉头,得益于甘冽清甜的百脉泉,明水香稻米质优良,芳香纯正。以“香、优、鲜、爽、珍”驰名中外。有“一地开花满坡香,一家做饭四邻香”之美誉。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提到:“香稻一种,取其芳气,以供贵人,收实甚少,滋益全天,不足尚也。”明水香稻的主要产区集中在明水城北一带。这里的水田土质条件最适合香稻的生长,由于产量极少,成为稀物。明代成为皇家贡米,百姓无缘问津。
关于明水香稻的来历还有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明水还是一片汪洋大海,一个勤劳勇敢的小伙子和美丽善良的海蚌姑娘相爱了。龙王以“退去海水、永远将海蚌姑娘压在山下,同时饿死渔民”的惨重代价,阻止这段美丽爱情。想不到小伙子的泪水变成了“珍珠”,海蚌姑娘的泪水变成了“泉水”,泉水浇灌珍珠,最终长出了明水香稻,而这芳香,就是海蚌姑娘那一片爱的挚情。从此,这儿的人们便改渔植稻,延续至今。
百脉泉独特的优良水质为百脉泉传统原生态酿酒技艺提供了先决条件。它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总结出的精湛技艺,是华夏文明的历史见证,其酿酒工艺是独特、不可复制的龙山文化代表之一。明代“后七子”领袖王世贞一生爱酒,他在《酒品前后二十绝》的序中说:“章丘酒,清味隽永,自是名胜,而人乃传秋露,何也?谢少溪待郎者佳。”可见,在明代章丘酒就已十分著名。
明水人杰地灵,文风蔚然。境内清照园为纪念出生在明水的“一代词宗”李清照而兴建。它占地1.8万平方米,是一座集中国南北园林风格于一体的园中之园。园内设有李清照纪念馆,在目前全国现有的4座(济南、青州、金华、章丘)李清照纪念馆(堂)中,容纳了5个之最,即建筑规模最大、自然景观最美、文化品位最高、馆藏资料最丰富、李清照学术研究成果最新等。园中匾额、楹联、碑碣、雕塑、图画等大量精湛高超的书法艺术作品,均出自国内著名书法家和美术大师之手,徜徉其中,赞叹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