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仁,单从名字上看,就是个历史底蕴深厚,文化味道浓郁的地方,它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西北,两市(济南、德州)三县(商河、乐陵、临邑)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是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重地,素有“济南市的北大门”之称。“怀仁”即“怀德仁里”,出自《论语·里仁篇》:“君子怀德,小人怀土”“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怀仁”可解释为:“首善,宜居之地。”怀仁原为古汉平昌地,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文化底蕴厚重。解放前为德平县东南重镇,1956年划归商河县。
怀仁自然风光优美,临商河贯穿南北,大沙河横贯东西,大沙河为东汉时期水利专家王景治理的黄河故道,后来成为北宋著名的“漕运四渠”。宋太祖赵匡胤即位后,为增强对契丹的防御,增强粮草转运功能,开始了以汴梁为中心的运河治理,向东疏水道注入渤海,据考证,此运河正经此地。因运送粮草船只过多,当地俗称“运粮河”,至今民间还流传着有关“运粮河”的神奇故事。大沙河沿岸有近千亩树龄三百多年的古杏林、古槐林。盛夏之时,游人如织,或沿河赏林漫步,或闲坐垂钓,消暑避夏,惬意自在。怀仁现有三处历史遗址,均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有占地9万平方米,城墙仍历历可见的古鬲城遗址,该遗址周围曾多次发现陶盆、石磨、石夯、陶罐、陶瓦当及陶豆、陶鬲残片等文物。北有占地4万平方米、高出地面近五米殷商时期的东信冢和耿家冢,两个古冢保存相对较好。相传两冢有时顶端忽发黑气,数日不绝,众人见了惊讶异常,不知缘由,非常恐惧,有大胆的上去以土压之,后再不见此种现象。但每到盛夏,冢顶上空,云雾缭绕,蒸汽腾腾,远见如雾,时有可观。
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怀仁,历史上涌现出唐代著名诗人孟云卿、孟简,清嘉庆年间为民请命、舍生取义的义士杨橝、闫常留,民国时期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的国民党将领上官云相等历史人物。特别是孟云卿、孟简二人值得一提。
孟云卿(约725年~?),唐天宝末年进士,唐肃宗时为校书郎,其存诗17首,为著名诗人杜甫所推崇。孟简(?~823年),元和年间宏辞科进士,官至太子宾客。工诗,善行书,《全唐诗》收录其诗7首,《全唐文》收录其文3篇。
说起非物质文化,民歌绝对是怀仁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民歌从哪个朝代兴起,已无从考证,但自明清时期开始,民歌就已经广为流传。怀仁民歌以生活情趣类居多,其中最出名的有《小货郎》《裁单裤》等。除了民歌,鼓子秧歌、吕剧等在怀仁也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如今,怀仁乡土文化氛围浓厚,所辖的58个村均成立了民歌队和鼓子秧歌队,并定期开展各类文化活动。
作为传统的粮棉大镇,近年来,怀仁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十分重视发展特色农业,已形成规模且富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有鸭蛋、核桃、苹果、葡萄、芫荽等,产品远销济南及周边城市。
近年来,围绕“水岸果园,风情小镇”的发展定位,怀仁镇已形成了“四街一城二市一园”的格局,城镇建设独具特色,是“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单位”和“山东省级中心镇”。大沙河高效生态农业观光带已动工,景观大道顺河而建,依次为果品采摘区、园林绿化区、旅游观光区,一个现代化宜居宜业的魅力小镇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