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巷党” 位于济宁市兖州区龙桥街道办事处旧关村,是春秋时代的一个乡党。“党”是古代行政区划名称,即“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五百家为一党。”此地在明、清时均称达巷铺。相传是孔子拜师项橐的地方。 清康熙十一年《滋阳县志》记载:“达巷党在城西北五里,乃适中都(今汶上县)”之要途,孔子为中都宰,往来憩息于此(当时曲阜至汶上,兖州达巷铺是必经之地),党人常赞孔子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名”。后人因志其地曰:“达巷党人里”。又《三字经》有“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的记载。 说的是一个叫项橐的七岁儿童和小伙伴在达巷路上聚沙筑城为戏,正巧孔子率众弟子经过此处,他们只顾自己游戏,不避孔子之车,挡住去路,孔子弟子叫他让开,项橐说:“人说圣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情,自古至今车到城下,车只能绕城而过,不能越城而过,是车躲城,还是城躲车乎”。孔子看他小小年纪却说得很有道理,很佩服他的能言善辩,孔子觉得这个孩子非常聪明,便问了一些古怪的问题,项橐不加思索,对答如流。 孔子问:“汝知何山无石?何水无鱼?何门无关?何车无轮?何牛无犊?何马无驹?何刀无环?何火无烟?何人无妇?何女无夫?何日不足?何日有余?何雄无雌?何树无枝?何城无使?何人无志?”。 项橐答:“土山无石,井水无鱼,空门无关,ju车无轮,泥牛无犊,木马无驹,斫刀无环,萤火无烟,仙人无妇,玉女无夫,冬日不足,夏日有余,孤雄无雌,枯树无枝,空城无使,小儿无志。” 孔子听后大加赞赏,对弟子们说:“项橐虽幼,可以为师。”即拜项橐为师,命弟子绕城而过。周围群众对孔子这种谦逊态度称赞不已,因此发出了“大哉”的感叹,孔子拜师项橐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这里过去有一块石碑,上刻“达巷党人里”,为清代知县夏晓春立,文革时被毁。 据考证,战国时期(公元前500多年),达巷党比现在的旧关大得多,往西可延伸至数里的牛王村,面积东西约1000米,南北约700米。到了南北朝时候,兖州市前身瑕丘由今古城村南迁至今兖州鼓楼办事处址,兖州治所设此,达巷党成了兖州城的西关。明代洪武年间,城向南扩大一倍,西关随之南移,此处改称“旧关”,“ 达巷党” 之后渐隐。如今达巷党已只是路名保留在旧关村,此路东西向,宽约10米,长约1000米。 关于项橐七岁为孔子师的事,在《论语·子罕》、《战国策》、《淮南子》、《史记》、《汉书》、《论衡》等书中均有记载。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上也有项橐为孔子师的图像。可以看出孔子师项橐的故事在古代流传是很广泛的,现代的人们也不可忘记。 本稿有朱本恒提供,赵惠全整理。 兖州区民政局地名科赵惠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