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地名
东流村抗日自卫战
时间:2016-12-14 09:22

    沿岚济公路过临沂西行35公里处,有一个群山环抱的秀丽村庄,这就是费县新庄镇东流村。这个看似平凡的村子,在抗日战争初期,却奏出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中华民族抗日之歌,打响了令狂妄不羁的日本侵略者心惊胆寒的东流抗日自卫战。东流的先辈们,英勇顽强,前仆后继,打死日本侵略者62人,击伤16,吹响了民众抗击日寇的号角,打响了临西自发抗日的第一枪。

当时从临沂到滕县的临滕大道,就是从东流村前寨的东门进、西门出,是到滕县的必 由之路。因此,东流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东流村成立大刀会,推选24岁的吴恩庆为总会首。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各户出钱买枪,出力加固圩子,修复道路。吴恩庆自己买了3 14支枪,其他户也各尽所能,买了枪弹,全村共买枪50支,又花钱请来了外地的匠人, 浇制手榴弹800枚,土大炮15尊,小土炮40支,大刀60把,买子弹3500发,碾制土药500 斤,全村设机关29处。

1939130,驻守临沂的日本鬼子一部,为了早日打通临沂到滕县的通道,调集了 近200名日军,在大雾弥漫中向西侵犯。9点多钟,一队荷枪实弹、全副武装的日本鬼子顺 着临滕大道自大井头向东流开来。吴恩庆见敌人已过了东山口,进入东流地界,立即指挥 15名人员,前去阻击。这15名人员突到村东,占据有利地形,二话没说,就对鬼子开了火。突然的打击出乎鬼子意料,他们立即反击。由于敌我力量悬殊,面对十倍于我的鬼子火力,15名队员被子弹压得抬不起头来,被迫撤回前寨。

鬼子走到离村寨百步左右的临滕大道上的一个小桥上时,路面变窄,拥拥挤挤,挤成 人疙瘩。吴恩庆见时机成熟,大喝一声:开炮!三门土大炮同时发出了怒吼, ——”,顿时,炮火夹杂着铁犁铧翅子、铁弹、铁耙齿等杀伤物铺天盖地地向鬼子通过的小桥飞去,给了鬼子一迎头痛击。

突如其来的炮火攻击,打得鬼子个个胆战心惊,纷纷后退。一名日本指挥官拔出了战 刀,举在空中,指向东流前寨:杀急急……”说时迟,那时快,日本军官的嚎声未停, 被我围墙上的神枪手一枪打个正着,应声毙命。

鬼子离开公路,分散队伍,架起钢炮和机枪,对着围墙和炮楼猛轰。上午11时许,前 寨失守。鬼子在炮火和机枪的掩护下,扑向后寨,战斗更加激烈。而后寨打了几个小时也未攻下。狡猾的鬼子见南面难以攻下,便分兵到东门和北门,且同时占据了村后面的群 山,发挥其钢炮的远距离有效杀伤力,而东流村的火炮却打不到鬼子。

下午3时许,村中硝 烟弥漫,烈火冲天,200多名老少,被包围在村子里。吴恩庆召集大刀会的成员,好武器放在前头,利用熟悉的地形掩护乡亲们突围。 鬼子对未来得及突围的老人、妇女、孩子进行搜捕,把他们关在吴树奉的东堂屋内, 放火烧死。 下午4时半,枪声停止了,天空仍然未放出一点亮光,东流村的人们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经历十几年修筑的炮楼、围墙寨门、岗台,有的坍塌,剩余的弹痕累累,到处断壁残垣,一片狼藉。房屋被鬼子点着了火,烈火浓烟,呛得人咳嗽不停,烧人的腥焦气味,扑鼻难闻,横尸遍地,热血流淌,一片惨景。事后统计,东流大刀会、村民牺牲和遇难66 人,伤12人,日寇在战斗中至少被击毙62人,击伤16人。 在这场战斗中,尽管东流地方武装装备较差,但他们的英雄气概威震敌胆,气贯长虹。在以后的日寇西侵扫荡中,他们对东流恨之入骨,但始终不敢进东流,总是绕开东流前进,用钢炮轰击东流村寨,以示报复。 东流战斗是沂蒙山区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的抗日武装对日本鬼子侵略扫荡打响的第一 枪。

这次战斗,不能单从敌我双方损失的数量上做比较,更重要的是战斗的影响力,超出 了它本身的价值。这次战斗沉重地打击了日寇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延缓了日寇从临沂向西扫荡的计划实施。因敌我双方力量悬殊太大,战斗失利在所难免,但村民们英勇顽强的精神和血战到底的气概,实可千秋称颂,万古流芳。

                            供稿人:陈琛  吴庆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