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地名
天降奇石 花斑彩石
时间:2016-11-23 10:53

花斑彩石位于俚岛镇烟墩角社区东南方海域,距海岸50多米,5亿年前火山喷发形成的凝灰岩石体,整个中国大陆1.8千米海岸线上,只此一处,被誉为“天下第一奇石”。

花斑彩石长约35,宽约9,高约20。由于它体积巨大,造型奇特,色彩艳丽,花纹多变,自古以来就被誉为大东胜景,清朝道光年间被列为“荣成八大景”之一,近年来更被誉为“中华海上第一奇石”。民间传说,花斑彩石是女娲补天时不慎掉入海中的一块五彩神石。

据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于公元前220年,第一次来荣成成山头拜日,当来到成山头南部沿海时,听地方官员说,附近海中有一块女娲补天时遗落的五彩神石,能保佑江山稳固。秦始皇便专程礼拜花斑彩石。由于他心情激动,连连下拜,竟忘了计下拜次数,等礼仪官员扶住时,不觉已拜石15次,后来秦政权就存续了15年。后人说,如果当时秦始皇再多拜几次,可能秦汉的历史就要改写了。

     花斑彩石自古以来就以它精美的造型,奇特的纹理、色彩,赢得广泛赞赏。其色彩主要由黄、白、褐三色自然协调地组合在一起,细细观赏这些美丽的花纹,如铸如削,如描如绣,或曲或直,或纵或横构成了千姿百态的图案,有的像缥缈欲飞的彩云,有的像荡漾翻滚的波浪,有的像展翅翱翔的飞鸟……变幻无穷,令人目不暇接。

   花斑彩石质地细而不腻,柔中带刚,纹理清晰、鲜丽,近观粗犷,有一种近乎狂野粗犷的美,远观则神韵夺人,使人觉似石似玉,对花斑彩石要远近兼赏,远赏其神韵美,近观其粗犷美。

     花斑彩石的造型奇特,从东西两面看,它象根婷婷玉立的石柱;从南北两面看,它又像一艘出水的船只,被海浪敲打后变得千姿百态;从栈桥上看,它更像一只仙人遗落此地的花纹秀美的巨大靴子。根据民间女娲补天的传说,当地人称它叫“女娲靴”。

   在彩石表面那些瑰丽的图案中,也演绎了不少美丽动人的传说。有白里间褐、状如乳头的凸起岩石,当地渔民称为“海姑乳”,正是海神娘娘用自己的乳汁滋养了大海中的生灵,有玲珑剔透的“浴盆”,渔民俗称为“洗澡盆”,传说是龙王妃子洗澡的地方。还有龙王那特大舒适的“太师椅”,坐上去可呼风唤雨;还有三仙姑的“梳妆台”及“嫦娥奔月”等等一些惟妙惟肖的图案、造型。可称得上一部优秀丰富的海文化传说集了。古人有诗赞曰:

   灵孕千年浮水面,纹成五色漾波间。

   玻璃屏启惊述目,锦绣花堆喜破颜。

   现代著名书法家壬同光浏览花斑彩石后,也挥笔题诗道:

   玛瑙琥珀堆成,天章云锦织出。

   鬼斧神工难就,世人惊叹绝睹。

花斑彩石在地质学上是一座非常典型的的海蚀地貌景观。据地质科学家测定,它属于寒武纪燕山期火山喷发的基性火山岩、凝灰岩,至今已有5亿多年了。这种带有美丽花纹的凝灰岩观赏石体,除了台湾海岸、南海的淘洲岛外,整个大陆1.8千米海岸线上,只有花斑彩石一处,具有极其珍贵的地质学研究和观赏价值。它的形成是火山岩浆沿地壳裂缝挤压喷发出来的,岩性色泽重,在部分层段夹杂着泥沙质和灰质块体。它们在海水漫长的侵蚀下,由于二氧化锰、二氧化铁等物质的代换和侵染作用,形成了由黄、白、褐等颜色组成的环状、同心状、椭圆状的彩色花斑。在海浪这个神奇的“天然大师”精雕细刻下,花斑彩石中不同抗蚀性的黄、白、褐色砂岩,不同大小、不同硬度的砂粒,柔软的部分被海水淘空,形成凹入岩面,而坚硬部分抗蚀性强,又以凸面形式鼓了出来。凹凸不平的岩面,在与海浪磨蚀过程中,由于两重界面物质的置换作用,一些呈现不同色彩的矿物质则显示出来,形成这些环形、圆形、椭圆形的图案,鲜艳夺目,美不胜收。

                            

基本信息:

地名名称:花斑彩石

地点:荣成市俚岛镇烟墩角社区

作者:梁育玮  

摄影:王福东

推荐理由:花斑彩石以它巧夺天工的造型,奇特的纹理、精美的色彩,赢得天下游客的赞誉。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