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地名
大鱼岛
时间:2016-11-23 10:52

石岛西南的大鱼岛,最早叫“岱舆岛”,古书上说,是海中的仙岛。

岱舆岛原住几十户人家,无山无地,主要靠打鱼为生,借谐音又称之为“打鱼岛”,其中有张、李、王三家。这三家的张三、李四、王二都是同龄,自小一块长大,都长得身强力壮,膀大腰粗,各有妻室,有儿有女,但不足的是,这三家都很贫穷,吃了这顿,没了下顿。为了糊口,他们三人在一起商量合伙出海打鱼,但一连出海几次,都没有打着鱼,怎么办?妻儿老小都张口等着吃呢!他们三个又商量:近海看样子是打不着鱼,干脆出远海吧,说不定还能打着大的。出远海可是冒着生命危险的事,临行前妻儿子女都来海边为他们三人送行,烧香磕头,祈求海龙王保佑,保他们丰收平安回来。看他们走远了,看不见了,只是海浪一个接着一个拍打着海岸,她们就来到海边,望呀,盼着自己亲人平安回来。太阳落山了,海上还不见踪影;太阳没入地平线了,心里发毛了;夜幕围上来了,心里嘀咕着:怎么还不回来;夜深了,开始自我安慰了:对,他们不是说出远海了吗?也许今天不会来了。她们拖着沉重的步子往回走。第二天,她们来得特别早,东方刚放明,就来到海边,望呀,望呀……两眼直瞪瞪望着大海,太阳照着头顶。“唉,怎么还不回来呢?”黑夜又笼罩着大海,她们干脆坐下了……第三天,太阳正中午了,她们中有人啜泣了3……悲哀声也许最能感染人,不知怎的,人群中“哇”地响起了哭叫声,叫“青天”、叫“爹爹”、叫“哥哥”的,呼天嚎地,哭得天昏地暗。太阳落山了。“李婶,不哭了,看样子不行的了,还是准备后事。”“张嫂,不要哭了,保重自己身体,还要过日子呀。”“王姐,不要哭了,孩子还小,还要领孩子过日子要紧……”亲戚相邻一些好心人,帮助“孤儿寡母”买棺木、挖坟坑……一切后事都准备差不多了。

再说张三、李四、王二出了远海,天气还好,风平浪静,到了渔场,巡视一番,傍晚撒了网。第二天清晨开始收网,觉得挺沉的,收不动;两个人收,也收不动;就三个人收,也收不动;就往上拖,拖也拖不动,好像有一股劲拖着他们三人走。他们使足力气拖也拖不住。拖了半天,累了,也饿了,决定歇会儿,吃点儿东西,乘着舢板由着网下面的东西拖着走吧。开始,下面那个东西拖着走还挺快的。他们三人吃点东西,歇了会儿,张三说:“这下再来拖拖看。”他们三个又一起拖,还是拖不过下面的那个东西。拖了一气,李四气喘吁吁地说:“算了吧,就让下面那个东西拖吧,看它能到什么时候?”说也怪,网上这个怪物,拖得越来越慢。夜幕笼罩了大海,网上这个怪物完全不动了。王二说:“它不动,我们来拖。”拖一气儿,这个怪物又动了。怪物动了他们就不拖,怪物不动他们又拖,这样反反复复一直折腾到天明,这怪物可真完全不动了,这下可乐坏了他们三个人了。张三说:“这下该我们使劲了。”他们使劲拖呀拖呀,好不容易,把这个怪物连网拖到水面上,一看可把他们三个吓坏了,只见一个灰不溜丢的庞然大物。李四战战兢兢地说:“这是什么东西?”王二说:“不会是龙王太子吧?把它放了吧!”还是张三胆大:“咳,不管它是龙王太子,还是龙王公主,撞进我们网里就算它该死。把我们折腾得也够受的了,该我们尝尝它的肉。来!”对王二说:“你划船,我和李四拖着!”于是他们三人就轮流换着划船,换着拖,不巧又遇着顶头风,费劲地划呀,拖呀,一直拖到下半夜……东方渐渐发白了,快到海岸边,恰遇潮落,水浅船行不动了,离海岸还有好一段路,怎么办?只好等着吧。一直等到天快半晌了,海水才满朝,才又开始划呀,拖呀,就要到岸了,他们三人的劲头也足了。到了岸边,张三首先跳上岸,往岸上拖,接着李四、王二也跳上岸,一起往岸上拖。

不知是谁在村边看见了,确认他们就是张三、李四、和王二,高兴地跳起来往村里跑,边跑边喊:“张三他们回来啦!张三他们回来啦……”村里人听了喊声,都不约而同地出了家门,往海边跑。张三、李四、王二的妻子和亲友正准备办后事,听了外面喊“张三他们回来啦”,还认为是自己耳朵听错了,顿了下,不顾一切猛往海边跑,跑到海边确认是自己的丈夫,高兴得泪水直流。群众中不知谁说了声:“你看你们孝衣还穿着呢。”可不是吗?马上脱去孝衣扔进大海里,挤进人群,走到各自丈夫身边:“你们呀!……”接着伸手拖那大怪物。群众也一起来帮助往岸上拖,叫着号子一起使劲拖,终于拖上了岸,一看这个大怪物足足有三张多长,原来是个灰色鲸鱼。

周围几十里听说打鱼岛打着一条特大的鱼,都跑来看,“啧、啧”直叫唤:“大鱼!好大的鱼!”张三、李四、王二三家用鱼肉换来的粮食,足足够吃三年。他们还把鲸鱼肉分给四周乡邻们。从此,“大鱼岛”的名字叫响了。

 

                 作者: 姜宗怀 联系电话:15662327176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