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在花斑彩石西的山坡前住了一位老瓜农,这老瓜农种的瓜可好啦,个又大水又甜,这远近乡村的瓜农,没有哪个能比得上他。 这天,老瓜农正在地里摘瓜,忽然来了一位南方人,按当地的规矩,来瓜地得先吃瓜,一来尝尝种瓜的手艺,二来也显得近乎。老瓜农:“咯嚓”一声,掰开一个瓜:“尝,尝!走热了,吃块瓜,解解渴。”边说边递了一半儿瓜给南方人。 南方人和老瓜农寒暄了几句,说:“老人家,我能否看看你地里的瓜?若好,不管多少钱,我想都买下。” 做买卖的还怕你把货物都买下?况且老瓜农的瓜是不怕挑剔的,就说:“你只管看好啦。” 南方人在瓜地里这儿扒拉着看看,那儿扒拉着瞧瞧,找了老半天在地中间找了一个,说:“我就要这个!” 老瓜农一看:一根小瓜蔓上结了一个大拇指粗细的小青瓜。老瓜农笑了:“先生,你太会开玩笑啦,满地就这么个小瓜,前两天我还想把它摘扔了,你要就甭谈钱,我摘给你就是。”老瓜农边说边去摘小青瓜。南方人急忙拦住老瓜农:“千万别摘,现在还没有长好,待长好了我就来摘。这个小瓜你要多少钱?” 老瓜农摇了摇头,笑了笑没吭声,寻思:这么个小瓜还谈什么价钱,我不是说了吗,你要只管摘就是了。老瓜农话没有出口,南方人却认为老瓜农是在等价钱,说:“这瓜不管多少钱我都要……老人家,你千万给我保护好,我知道开多少钱给你都是少,可我身上没有带多少银子……这样吧,我总共五十两银子都给你,老人家若嫌不够,我……”南方人边说边掏银子。老瓜农哪是这个意思,说什么也不要。那南方人说什么也要给,互相退让着。老瓜农只好取了一两,再说什么也不要了,说:“你再逼我拿你这么多银子,我就把这瓜拔了。”南方人这才把银子收起来。 南方人临走时还一再叮咛老瓜农要保护好这个瓜,秋后来取。 一两银子可是个大数目啊,老瓜农三年瓜也挣不出这么多。老瓜农每天精心地照料着这棵瓜。 不觉几个月过去,满地的的瓜蔓子都黄了,那个小瓜还是特绿特绿的,身上还带刺儿。又过了几天,满地的瓜叶都掉了,那小瓜还不见熟。 “这是啥瓜?是不是南方人骗俺……当初南方人说秋后来取,现在都秋后了,怎么还不来取?是不是忘了?若是忘了,为了这么小瓜我看了一夏加一秋,还能再看一冬?冬天小瓜还不冻坏了?若冻坏了还是要丢的,怎么向南方人交代?干脆摘了吧,放在家里多安全……南方人不管来取还是不来取,都好交代……不能怪我没有看护好。”老瓜农把小瓜摘了,拿回家。 摘瓜的第二天,南方人来到瓜地,不见了小瓜,急忙去找老瓜农。 老瓜农把瓜交给南方人。 南方人看了看小瓜:“我算计着今天摘瓜正合适……早了一天。”南方人转过脸对老瓜农说:“老人家,我实话对你说吧,我在东海里跑船就看见你前面这个山上有头金牛,开这山的钥匙就是这个小瓜,可早摘一天不知道还能不能把山打开。” 老瓜农这才知道小瓜的秘密。 老瓜农随南方人来到山东坡,将小瓜往一块大石头缝里一插,“轰”的一声小山炸开了,冲出一头金牛。 南方人看见金牛出来了,急忙放开手中的钥匙抓金牛,刚触到金牛角,金牛的力量太大,南方人没有抓住金牛角,金牛窜出去了。 由于南方人扯了一下金牛的右角,造成右角偏低,撞到南山上,将南山撞出一个口子。接着,金牛的头往左一歪,脚一蹬,往东南方向窜去,左角撞到东南海滩上,将海滩撞出个海湾。金牛两次撞击,力量已耗尽大半,用最后的力气向正西窜去,终于筋疲力尽,化为土山,露出一张牛嘴。 金牛冲出的地方,形成一个大坑,至今还在金角口村的北山上,叫“金银坑”;金牛右角撞击形成的山口,叫“金角口”,后来在这里形成村落由此取名金角口村;金牛左角撞击的海滩在俚岛正南约五公里处,形成了一个海湾,叫“金角港”,后来在此形成的村落由此取名金角港;金牛后来化为土山留出的牛嘴,也化为巨石,叫“牛口石”,后来在这里形成村落由此取名牛口石村。 作者: 姜宗怀 联系电话:156623271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