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三气” 树“三气”做新时期合格共产党员

发布日期:2016-11-02 11:09 来源:民政厅机关党委
字号:
 
福彩中心 潘磊
 
    党中央在全党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更是党员提升自身党性修养的大好时机。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我认为做新时期合格共产党员应戒“三气”,养“三气”。即戒傲气、娇气、怨气,树正气、锐气、和气。
    傲气、娇气、怨气是人生大害,严重影响事业、家庭和身心健康,每个人都要警醒,共产党员更应力戒。
    一要戒傲气。谦虚是人进步的阶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要敢于承认并不断改进自己的不足。有些党员在实际工作中过高的估计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群众威信,看似能力很强,实则是夜郎自大,井底之蛙;在指导基层工作时,总认为上级的水平必然高于下级,到基层不能扑下身子认真听取群众意见,习惯于吆三喝四,说话没水平,办事没水准,看似高高在上,实则贻笑大方。
    二要戒娇气。吃苦耐劳方能百炼成钢,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必须要吃苦在先,享乐在后。有些党员在工作中拈轻怕重,稍一忙碌就叫苦喊累,撂挑子,闹意见;在解决问题时,遇到一点困难就退避三舍,一味强调工作难度太大,没有千方百计寻找突破口;在处理矛盾时不顾大局,以自我为中心,受不得一点委屈,稍不如意就闹情绪,影响和谐团结。这是典型的不担当不负责的表现。
    三要戒怨气。责人之心责己,谅己之心谅人,一个合格共产党员要有感恩之心宽容之意。部分党员对待工作不尽心尽力,却总在个人地位待遇斤斤计较,看到别人有工作成绩,不仅不替他高兴,而是心怀芥蒂,忿忿不平。明知自己能力素质有短板,却认为自己怀才不遇,领导不慧眼识珠,实则是为自己的能力不足找借口。
    正气、锐气、和气是人生至宝,能自觉坚守正气,不断增强锐气,始终保持和气,是立身之本,更是做人之道。
    一要养正气。“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合格的共产党员应该是一个散发“正能量”的人。正气作为一种精神境界和一种道德情操,是一个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对于党员来说,正气就是坚守共产主义信仰,就是面对不正之风敢较真碰硬,就是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就是严谨自律道德双修。一个人有不同的人生阅历,对事物的理解也千差万别,但作为共产党员,就必须要时时处处以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来修身处世。
    二要养锐气。“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合格的共产党员绝不会墨守成规,在困难面前裹足不前。生活从不眷顾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突破和勇于创新的人。锐气与年龄无关,共产党员不能暮气沉沉,必须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意志,在探索真知、求真务实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取得硕果。
    三要养和气。“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合格的共产党员应当积极构建和谐自我,保持知足常乐。和气不是不讲原则当“老好人”,而是面对名利始终保持“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平和心态。作为共产党员,面对群众需要以和气凝聚人心,面对名利不会因为个人的得失而斤斤计较,始终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工作生活中的一切,做到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和谐统一,个人意愿与工作大局的和谐统一,个人进步与单位发展的和谐统一。
古人道“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加强党性修养是每一个党员的终生课题,做新时期合格共产党员必须要有自我加压的高度自觉,力戒“三气”,树牢“三气”,摆正公与私的关系,正确看待得与失的利弊,弄清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因果。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