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建议
湖北省“互联网+地名普查”试点工作成效明显
时间:2016-10-10 09:15

湖北省在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中,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具体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地名文化属性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国地名普查办发〔2016〕11号)有关要求,6月下旬,省普查办印发《关于开展“互联网+地名普查”推进地名信息校验核对工作试点的通知》,选择省宜都市(面积1357平方公里,总人口39.7万)作为试点区域,努力探索以“互联网+地名普查”的新方式做好地名信息核对和地名文化挖掘、地名普查宣传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运用好“互联网+”,全方位提升地名普查工作的实效

(一)“互联网+地名普查”工作方式大大提升了地名普查的群众知晓度和参与度。宜都市以“我的地名我做主,祖先派我来揪错”为主题,以微信公众号为依托,综合运用微信、网站、微博多种载体,广泛采用二维码、红包、语音等多种新媒体形式,打造 “宜都市互联网+地名普查纠错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将地名尤其是居民点的来历、含义、沿革、地理实体描述等信息传递到当地老百姓手中。网民通过关注“宜都市地名寻根”微信号或扫描二维码,对地名信息进行纠错。专家在后台对纠错信息进行审核把关,通过后视情况发放1—10元的微信红包奖励。同时,参与地名纠错的网民还可因参与纠错、转发微信公众号等获得奖励积分并据此进行抽奖,有机会获得红包或手机大奖。

为推动活动开展,宜都市研究制定“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推广方案”,形成了推广、宣传、适用的“组合拳”。在“线上宜都市”等本地知名微信平台,每周转发地名普查平台的运行动态;在当地网站论坛发起“我为家乡地名纠错”活动,以“抢红包”形式吸引更多网民关注地名普查的微信公众号。在线下,市电视台连续15天密集播放活动宣传片,制作门型展架50个,X展架200个,宣传海报4000份,投放城区主要公共场所及市域内全部乡(镇、街道)、村(社区);遍布市、乡、村三级的495名普查员扫码关注公众微信号,确保“本地人群审核本地地名”要求的全面落实。将试点工作融入本市“溯源头、挖文化” 乡村原生地名集中校对审核专项行动之中,召开市、乡两级地名普查工作现场会,当场集中纠错、现场派发红包,多种形式合力形成了社会广泛知晓、公众积极参与的地名普查工作的良好氛围。 “平台”2016年8月28正式上线。截止到2016年9月25日,访问人次4325次,访问页面2.2万次,参与人数1614人,占宜都市总人口的4.1‰。

(二)“互联网+地名普查”工作方式全面确保了普查信息入库前的准确度,实现了普查质量与效率的“双提升”。湖北省在开展地名普查工作中发现,由于居民点文化根植于百姓、深藏于民间,信息量大且记载分散,更多以口口相传的形式存在,使得对相关信息正确率的核对成为普查工作的焦点、难点和最后一公里。“互联网+地名普查”有效破解了这一难题,提升了地名信息普查工作的准确度,为后期普查成果转化夯实基础。

宜都市共采集11大类地名信息6546条,此次试点过程中上传平台“居民点”类地名信息3992条,占全部地名信息比例的60.9%。截至9月25日平台收到地名纠错1248条(含新增地名104条),其中经审核考证地名纠错信息839条,剩余409条尚待考证。在839条经审核考证的纠错信息众,有619条通过审核并采纳,有效纠错率达73.8%,涉及地名512个,占录入地名总数的12.8%(即地名数据的错误率为12.8%)。

经审核并采纳的619条地名纠错信息中,纠正地名标准名称的有42条,占比6.8%;纠正错别字的有71条,占比11.5%;纠正历史沿革信息的有32条,占比5.1%;纠正地名含义解释错误的有177条,占比28.6%;纠正地名来历表述错误的有35条,占比5.7%;纠正其它错误262条,占比42.3%。例如9月13日,网民提交新增居民点地名12个,经审核采纳6个,其中“五八一、黄包岭、白玉垴、西湖小区、笔架山、小东门”等均是宜都市松木坪镇、姚家店镇在此次地名普查中漏登且常住人口超过50人的居民点。在同一天,网民提交的地名纠错信息28条,经审核采纳16条,如:“七道场”的地名来历,原为“因此地有七个相连禾场而得名”,网民纠正为 “因此地有七个相连的道士做法事的道场而得名”,经专家实地核实,采纳了网民的意见。如:地名“花天坑”,在解释其地名含义时,原稿表述为“‘花’指溶洞众多”,网民纠正为“‘花’指溶洞交错排列”,语言表述更为准确。

(三)“互联网+地名普查”工作方式运转顺畅,有效地降低了地名普查工作的运行成本。作为普查成果入库前质量把关的关键环节,省地名普查办对试点城市宜都进行专项部署,闵建华副厅长高度重视,亲自到现场视察指导,省、市、县三级地名普查办形成定期汇报工作机制,并与平台建设单位的负责人组成微信群,每天交流工作进展,提出改进意见。宜都市就此事专门向市政府请示汇报,迅速制定了“宜都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推广方案”,确定了相关的各部门职责,明确平台使用培训到人,推广落实到各部门。在平台建设上,经过测算如省普查办自行出资开发整个系统,在尚不清楚最终效果的情况下,开发和运维3个月至少需投入20万,经过综合考虑,采用了向技术公司购买服务的方式,由技术公司自行负担开发、带宽和维护费用,宜都市按使用量购买云平台服务。由于采用了这种模式,还可以根据需要不断对技术公司提出要求对平台进行完善。技术公司同时还配套了大数据分析的服务,可多个维度、量化、可视化地对工作进展进行监督和分析,对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在平台费用上,每录入一条地名技术公司收取维护费3元,网民每纠错一条地名,民政局向技术公司支付7元(其中3.5元由技术公司向负责地名审核的专家以劳务费形式支付),给网友纠错的红包由技术公司先行垫付(截至目前,共计派发红包964元)。综合计算,每条地名平均成本在5元左右,远远低于由专家直接审核的费用,且数量和质量都有大幅提高。在平台和地名数据库信息的完整性上,两者无缝对接,以地名数据库的GUID码作为主键,其他5项信息用Excel表的形式导给技术公司,技术公司在此基础上可以方便地将数据导入其开发的平台。活动结束后,技术公司将最终纠错的成果根据GUID导出返回数据库。由于双方采用了共同的GUID,保证了地名的唯一性和统一性,方便了后期纠错成果的转化和利用。在平台的可拓展性上,从开始设计就按照多租户、云平台模式,可在后台方便地导入数据,只需要简单配置就可以为一个单位开通平台账号实现所有功能,为下一步全面推广打下基础。

二、“互联网+”方式提升地名普查工作成效的基本经验

(一) “互联网+地名普查”实现了地名普查工作的“三个第一次”。一是第一次引入“互联网+”思维。根据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特点,引入网络上最流行“红包”元素,获得了裂变式传播,平台被转发比率达到11%,大大调动了网民参与的积极性。二是第一次形成开放式地名普查工作新方式。全新的“互联网+”工作方式,把地名普查工作从原来的单维度、平面化、封闭式的工作方式向多维度、立体化和开放式工作方式转化。三是第一次实现地名普查工作互动模式。让更多的网民有机会了解和参与地名普查工作,改变了普查工作政府部门“自娱自乐”的工作模式,提升了地名普查工作的知晓度。

(二) “互联网+地名普查”实现了地名普查工作的“三个提升”。一是提升了修正和核对地名信息的手段。从实际应用出发,采取多种方式增加地名普查工作纠错的手段,考虑到知晓当地地名历史的多是年龄大的老人,他们有的文化水平低,甚至文盲,文字录入难度大,专门开发了微信录音功能,方便老人参与地名普查的纠错工作,也为民政部门做好地名普查工作提供更多可信、可靠和有说服力的佐证材料。二是提升了地名信息核对的效果。平台通过将地名内容按句自动分解,原文和纠错内容对比排列,有修改的部分高亮显示,审核后点击即可通过,大大降低了地名审核工作的难度,大数据平台的分析也让地名普查工作的成效一目了然,让政府管理部门、参与工作的专家、参与纠错的网民看到地名普查成果逐步完善。三是提升了地名普查的影响力和网民参与的成就感。简单的参与方式、多渠道的推进手段、发红包的参与乐趣将传统的互联网用户纳入其中,更将日益增长的手机用户“一网打尽”,大大拓展了参与地名普查工作的群众参与面,同时网民纠错的成果经过审核后,直接形成普查结果,提升了参与网民的成就感,实现了网民参与度和地名普查工作质量成果的“双提升”。

(三) “互联网+地名普查”实现了地名普查工作的“三个新局面”。一是实现了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新局面。地名文化挖掘“从群众中来”,地名信息的修正与核对也必须“到群众中去”,只有贴近了基层、贴近了群众才能贴近地名文化的实际,“互联网+地名普查”畅通了渠道,形成了上下互动的新局面。二是增加了地名普查工作的开放度、透明度、广泛度。普查与反向纠错形成合力,打造出最给力的地名普查工作模式,形成官方与民间信息的互补。平台的介入改变了以往仅仅是政府部门或专家的正面审核工作的“单打一”,网民提交的纠错内容涵盖了新增地名、地名不正确、地名含义解释不当或错误、地名错别字,历史日期不正确、历史沿革不完整、地名来历不清等多种反向纠错,让正反两个方向的地名普查工作得以在“互联网+”的工作方式中有机结合,在提升地名审核工作内容准确度的同时,让地名普查工作质量稳步提升。三是开拓了地名管理的新局面。通过试点证明,“互联网+”思维在地名普查中扩宽了地名管理的思路,在地名普查后的成果应用转化过程中也是大有可为,可以扭转民政部门关起门来搞调查和管理的弊端,形成普查过程、修正核对、共享成果、管理维护的全流程地名管理新局面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试点的成功实践证明,在地名普查工作中引入“互联网+”平台切实可行。在下一步工作中,湖北省地名普查办将从两个方面继续推进此项工作。

一是在普查过程中,针对部分审核不达标、质量不合格、文化挖掘不到位的县(市、区),强制开展“互联网+地名普查”审核,促进普查内容修正核对的水平和效果,推广过程中进行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对各级地名普查部门的工作效果进行量化、可视化的分析、对比和考评。

二是将“互联网+”机制引入到地名的日常管理之中。引导网民积极参与地名管理,共享地名普查成果,创建地名的监督机制、更新机制和地名补充机制,实现地名的常态化、动态化管理,为提升“互联网+”政务时代的民政工作信息化水平做出贡献。(来源: 国家地名普查 时间:2016-09-30 )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