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经纬

2014

07/04

11:20:59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分享

父以女贵联姻皇族

    在南方一些地区,曾有兰陵萧氏后人修建过兰陵会馆和萧氏宗祠,图为湖南洞口县洞口镇萧氏宗祠
    作为一支侨居南方的北方家族,兰陵萧氏家族的发展策略很简单:一方面依靠尚武的方式争取到进阶士族的机会;另一方面则通过姻亲关系来扩大联盟。纵观整个兰陵萧氏的发迹,无论是皇舅房还是齐梁房,都与女人有着极大的联系。而在南朝政权迅速更迭的时期,依靠联姻来维系家族的利益,也成了萧氏家族兴旺的方式之一。即使到了唐朝,兰陵萧氏依然与唐朝皇族有着特殊的姻亲关系,只是这一次的宫斗成就了一代女皇武则天,却让萧氏家族遭受不良影响。

  两个女人改变的南朝史

  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溯源兰陵萧氏在南朝的崛起,或许与两个女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公元360年,时年18岁的赵安宗,嫁给了郡功曹刘翘。三年之后,赵安宗给刘翘生下了一个儿子,他就是后来的刘宋开国皇帝刘裕。
  遗憾的是,赵安宗因为难产,在生下刘裕之后不久就去世了,而刘翘对于这个儿子,一度因为找不到乳母而曾有将刘裕舍弃的打算,如果不是同族的亲戚深明大义地接手了刘裕的吃奶问题,或许后来开创南朝宋的刘裕就要早夭而亡。
  但是赵安宗的故去,为萧文寿带来了机会。
  据史料记载,萧文寿是兰陵萧氏萧卓的女儿,其母赵氏与赵安宗的父亲、平原太守赵裔同为下邳(今江苏邳州市)人,虽然史料未交代赵安宗与萧文寿母亲是否有同族的亲属关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与赵安宗同岁的萧文寿在嫁给刘翘之后,给了刘裕母爱。
  继子刘裕称帝,无疑是萧文寿人生中最为辉煌的时刻:她本人被尊为皇太后,其父萧卓和其弟萧源之则拥有了爵位,而萧文寿的两个亲生儿子,也得到了封地与奖赏。
  只是与后世的武则天把持朝政不同的是,贵为皇太后的萧文寿对刘裕和刘宋政权很难产生影响,一个显见的例子是,萧文寿曾向刘裕提议,让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刘裕同父异母的弟弟刘道邻担任扬州刺史。这一提议却被刘裕有理有据地回绝了。
  而作为皇舅的萧源之,也没能对刘宋王朝产生过多影响,就在刘裕登基之时,萧源之也故去了。
  真正影响刘宋政权的,是萧源之的儿子萧思话。
  与刘裕有着亲戚关系的兰陵萧氏家族,在刘宋建立之初,成为了刘宋王朝的“外戚令望”,正是依靠“皇舅房”的提携,“齐梁房”最终在南朝的政治舞台上崛起。

  豪赌政治联姻

  如果要梳理兰陵萧氏家族的名人族谱,或许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在萧文寿之前,唯一一个出现在史书中的人物,是“齐梁房”的先祖萧鎋。而萧鎋所担任的职务,也仅仅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参军之职,以至于《资治通鉴》等史料中,甚至忽略掉了他的名字。然而刘裕的成功,让萧氏家族很快意识到政治联姻的重要性:一个原本普通的家族,因为一个女人,一跃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帝的皇舅外戚,权利财富可谓予取予求,还可掌握军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大的诱惑。因此,在萧文寿之后,作为“皇舅房”的代表人物,萧思话动起了联姻的念头。于是,萧思话的女儿嫁给了刘宋王朝的桂阳王刘休范,而萧思话的孙女则嫁给了宋孝武帝之子,一层一层的姻亲关系,让萧氏家族的权利和名望瞬间爆棚,成为刘宋政坛上最为强大的一支外戚势力。不过遗憾的是,刘宋王朝在刘裕之后,很快陷入到新的家族内讧中,结果桂阳王刘休范造反未果,其子尽皆被诛杀,而孝武帝虽然有28个儿子,其中10个早夭,另外18位则分别被宋明帝刘彧和前废帝刘子业所杀。这一幕,与百余年前的西晋“八王之乱”,何其相似:刘宋家族内部之间不断内讧,不断发动宫廷政变,不断屠戮自己的血脉。这一切,不但削弱了刘宋王朝的统治,更是把与刘宋王朝有着姻亲关系的兰陵萧氏皇舅一房拖入宫斗的泥沼。这一切,深深警告了“齐梁房”的萧道成,他在临终前告诫其诸子云:“宋氏若不骨肉相图,他族岂得乘其衰弊,汝深戒之。”不过后来的事实证明,政治联姻带来的利益,实在是太具诱惑,因此不管是“皇舅房”还是“齐梁房”,在之后的南朝乱世中,依然豪赌政治联姻,“齐梁房”的后人萧摩诃曾与陈后主联姻,将女儿嫁给陈后主的儿子,而另一位“齐梁房”的后人萧岿,则将女儿许配给了隋文帝杨坚的儿子杨广。后者的联姻,一度使萧氏家族在隋朝立国之后,再度进入中央政权,然而隋炀帝杨广的横征暴敛,使隋王朝迅速陷入末路,而萧氏家族的命运,也随之一波三折。

  被遗忘的萧氏

  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能够被史书或者家族族谱记录下来的女人,并不多。
  也正因为如此,对于萧氏家族的另一个女性,曾与武则天上演宫斗大戏的萧淑妃,我们很难得知其真实姓名,只能以其封号“良娣”、“淑妃”来称之。“在唐朝之后的史书中,对于萧淑妃的记载并不多,只是称其籍贯为兰陵萧氏,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兰陵萧氏在唐朝时期的兴盛。”谭洁这样解释。尽管对于萧淑妃的史料记载并不多,但是兰陵萧氏的族女确实有手段。在唐高宗李治为太子时,尽管李治已有太子妃王氏,但是却对萧氏情有独钟,以至封其“良娣”。
  遗憾的是,萧氏的受宠,引发了王氏的不满,于是她数次进言李治,希望李治能将才人武则天召入宫中,目的是以武则天来对付萧氏。
  不过,武则天并非王氏所能驾驭的棋子,在其进宫之后,武则天很快得到了李治的宠爱,反而迫使王氏不得不与萧氏联手,对抗武则天。至于这场宫斗的结果,或许大多数人都已耳熟能详:武则天笑到了最后,还将王氏、萧氏幽辱致死。而这也给兰陵萧氏带来了另外一个打击,那就是萧氏家族配流岭南。
  纵观整个唐朝至五代时期,“皇舅房”与“齐梁房”萧氏一共出了十一位宰相,前有辅佐唐高祖与唐太宗的萧瑀,后有辅佐中宗睿宗的萧至忠,辅佐玄宗的萧嵩,唯独高宗到武则天掌政期间,萧氏家族无人能进入中央政治舞台,甚至还导致了萧氏一族被流放岭南,这一切,足见政治联姻的豪赌风险之大。
:来源:山东商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