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莒南讯 “俺支持孩子的工作。低保应该是给非常困难的人,党员干部的亲属相比条件好点儿。”7月10日,莒南县十字路街道官庄社区居民胡守理告诉记者。今年80岁的胡守理老人去年查出胃癌,但因为儿子胡怀强是官庄“两委”成员,按照县里要求,此次退出享受低保。
记者从当天举行的莒南县10件民生实事办理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6月以来莒南县开展党员干部近亲属享受低保专项整治活动,要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党员干部职工、村两委干部带头承诺不插手、不干预低保,近亲属不申请、不享受低保。截至目前,全县共有12889名党员干部签定了承诺书,近亲属退出享受低保2353人。
“这项工作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党员干部带头,真正让最困难的群众享受到低保,让低保在阳光下运行,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县委书记陈一兵告诉记者。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低保成为莒南老百姓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据统计,自2013年5月以来,该县民政局共收到行风热线、12345热线、信访局转办及上级转办单共计190件。其中,与申请低保和民政救助有关的81件,占到42.6%。村干部等在低保户评议中操作不规范是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导致出现“人情保”和“关系保”现象。
今年6月16日,作为“硬杠杠”,莒南县规定党员干部近亲属一律不享受低保。为保证把低保工作搞实搞准,莒南县民政部门投资构建起信息核对平台,对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党员干部职工、村“两委”干部提报近亲属身份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进行核对。凡是有瞒报、提报虚假信息及以上人员近亲属享受低保的,一律剔除;对拟保对象家庭经济状况进行核对,凡是有商品房、轿车(或货车)、大型农机具、工商企业等的拟保户,一律剔除。
在此次活动中,莒南县也充分考虑了人性化操作。对于确实存在困难的党员干部近亲属,采取其它救助方式。如对于患有大病的,可以申请大病医疗救助。该县十字路街道的做法是,针对确实存在困难的党员干部近亲属,由镇上出资,设立专项救助资金。来源:大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