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凭借“无中生有”县域旅游集群一炮而红的沂水,引发全国争睹“沂水现象”;十年后,以标准化建设“全景沂水,全域旅游”的转型路径,让业内外对沂水再度刮目相看。所有努力,只为给游客带来“山东好客 沂水情长”的美好体验。
□ 刘 英
“抓旅游”成为沂水的大事情
7月,沂水泉庄镇的土地上果香的味道越来越浓,葡萄、桃子、苹果、李子挂满枝头。7月5日,第三届沂水(泉庄)采摘节拉开序幕,桃农老郭今年特意多留出十多棵长势特别好的桃树给游客。离镇政府不远的游客中心,原来靠养猪谋生的张大哥办起了农家乐,从4月桃花节开始待客,生意越做越好。“花果之乡”泉庄镇搞旅游不过三年时间,却有着强烈的品牌意识,依托辖区内的天上王城景区,很快打出“天上王城 天下泉庄”的响亮品牌。
政府抓旅游,让老百姓见到了真金白银,“全景沂水,全域旅游”的发展战略也因此得到众多干部群众的鼎力支持。在沂水,凡是有旅游资源的镇村,都在想方设法抓旅游,借势招徕到沂水旅游的游客去周边村庄休闲度假。2013年,沂水接待游客达到72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和18%。
今年4月,记者在桃花节见到沂水县委书记刘贤军时,他说,在沂水转型关口,抓旅游就是抓生产、促民生,今后沂水将持续以旅游为中心建设城市,以旅游为中心装扮乡村,以旅游为中心发展产业,以旅游为中心训练思维,以旅游为中心创造文化,以旅游为中心展现未来,树立以“旅游为引领”的理念,促进城市面貌、城市形象、城市品位、城市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
在沂水,“全民抓旅游”已经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每一名机关工作人员都是旅游工作的宣传员、服务员,展示旅游职业素养;每一名城乡居民都是旅游工作的引导员、接待员,展示热情好客形象;每一个旅游企业,每一个单位,每一个乡镇、村居,每一条街巷都是沂水旅游的展示窗口,树立品牌形象,形成乡镇部门齐抓共管、旅游企业竞相发展、景区内外共迎宾朋的良好局面,实现旅游与文化、城建、工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协调发展。
全域发展把沂水变成大景区
沂水是全省4A级景区最多的县,仅院东头镇就有3个4A级景区,景区集群的爆发,在当时曾引起不小的轰动。不过,在旅游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单个景点串线式的旅游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需求,而周边县域集聚发展起来的休闲旅游等新业态,逐渐分流了沂水客源。沂水原先的优势,也变成掣肘产业升级的因素。
放慢脚步,冷静思考,沂水做出了新的调整:让旅游变成全域化发展的产业,让沂水变成全景式的旅游景区。沂水县县长杨原田介绍说,全域旅游是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发达的科学的系统旅游,要求全社会互动、全民化参与、全要素融合。要让各个部门在思想上、行动上都以旅游为中心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要具体到场馆建设、人力和物力投入、资金导向上,甚至是对干部的考核上。
沂水的基本思路是产业培育与旅游相衔接,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相配套,城乡开发与旅游相适应,在城乡建设及产业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旅游功能,植入旅游基因。
在沂水县旅游局局长于化凤看来,全景沂水就是把整个沂水作为一个大的景区来建设,把旅游规划融入到县城、小城镇和乡村建设的各个领域,使城市、乡村、街道、房屋、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成为景区的一部分,实现沂水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全覆盖。
“山东好客 沂水情长”是沂水旅游的核心形象,历经三年的推广,已经形成了成熟、稳定的品牌影响力。在此基础上,沂水正在打造“天上王城 天下泉庄”、“沂蒙风情小镇”等特色的旅游品牌,从而丰富和完善沂水旅游的品牌体系。
沂水县副县长戚树启说,泉庄镇的天上王城具有“崮韵王风 花果之乡”的美称,拥有山崮地貌群和丰富的生态水果资源;而沂蒙风情小镇则以其天然的岛屿风光而闻名,这两个特色旅游乡镇都被国家农业部评为“中国美丽乡村”,沂水也正是依照他们的特点来打造不同的区域品牌,它们都属于“全域旅游”品牌体系的一部分,都是以设计一个开放式的大景区为蓝本,要求绝对不能排斥农民,农民可以完全参与、融入到旅游小镇的建设和生产劳动中去。
建设国家级旅游标准化示范县
初到沂水的游客会发现,在这里几乎不会迷路。无论繁华市集,还是背街小巷,都有规格统一的路标指示牌,即便是在夜幕之下,游客也能在LED夜间导向牌指引下,顺利到达目的地。这些都得益于沂水全面推开的全国标准化试点县建设。
推行一年多的实践表明,标准化已经成为提高沂水旅游业发展层次的有效路径。沂水县旅游局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对地下大峡谷、天上王城、雪山彩虹谷等重点景区进行的游客满意度调查显示,各分项指标游客满意度均值为93.12%,其中游客来之前的期望值为91%,行程结束后的总体满意度达到93.4%,游客表示推荐亲朋好友来沂水旅游的意愿为97%,旅游有责投诉明显下降,旅游综合环境进一步优化。
游客的满意度说明对沂水旅游的认可,也是对“山东好客 沂水情长”的认可。2014年,沂水正在实施旅游“639”工程(即培育形成6个省级旅游强乡镇,3个省级旅游特色村,发展90家“好客沂蒙人家”),着力打造1-2处自驾车营地及1处省内最大的采摘基地,新发展不少于2处3A级以上旅游景区,年内实现接待游客8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和16%。
为实现上述目标,沂水县全面推行全域旅游战略和建设国家级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完善旅游综合协调机制、旅游市场联合执法机制、旅游投诉受理机制、旅游安全综合管理机制、旅游规划编制和评估机制,相继建立健全全县旅游重点工作联席会议、旅游假日协调机构、旅游安全专业委员会、旅游项目规划建设审核委员会等领导机构。通过建立旅游综合协调机制,旅游部门的综合协调职能进一步强化,逐步由单一行业管理部门转变为产业促进、资源统筹、发展协调和服务监管部门,切实解决当前旅游体制“小马拉大车”的问题,将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和行业自律结合起来,逐渐形成大旅游的发展格局。来源:大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