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城、河、湖一体的城市格局 |
 |
东昌湖风景区 |
■好客山东·品牌汇
□ 刘 英
独具“江北水城”特色的聊城,是一座以“水”扬名的城市,黄河与京杭大运河在城中交汇互融。这里地下温泉资源丰盈,地上水域面积达到主城区面积的1/3。水的灵动,为这座千年古城聚足南来北往的人文底蕴,成就了今天好客山东品牌体系中的“江北水城 运河古都”。
水生态之城
从“江北水城”的口号诞生之日起,聊城的旅游品牌就与城市品牌相融共生。
穿城而过的水域,成就“水城”的生态环境。聊城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市区内各景区(点)水系相通相连,构成了独具魅力的“水在城中,城在水中”的旅游胜景。国家4A级景区东昌湖风景区,风景秀美,波光潋滟;生态旅游区姜堤乐园拥有大自然赐与的安静祥和;在江北水城天沐温泉度假村泡泡温泉可以消除您一路的疲惫;在景阳岗狮子楼旅游区您可以体验到水浒英雄的豪情;在中国阿胶养生文化苑您将领略阿胶养生、中医药文化养生的价值;看看高唐的国粹书画、听听养心的梵呗音乐可以使您远离现代生活的嘈杂,享受心灵的安宁。聊城还是驰名的运河美食文化城,南北各大菜系因运河之故在此交融争辉。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创造竞争力。自2013年起,聊城市实施“生态水城”战略,对徒骇河聊城城区段实施综合开发,在两岸建设了滨河大道,形成了城市旅游的新轴线。各县(市)加强湖、河、平原水库、生态湿地开发建设。茌平金牛湖风景区总投资10亿元,总占地面积达6.22平方公里;莘县徒骇河湿地公园全长6公里。目前,全市已有5个县拥有城市湖泊,“大水城”格局正在形成。中华水上古城保护与改造、马颊河湿地温泉度假区、徒骇河世界运河建筑博览园、摩天轮大酒店、盛世天湖生态科技园、古漯河生态旅游度假区等依托水生态环境打造的旅游大项目,正在稳步推进。
水文化之城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黄河文化和运河文化共同孕育聊城旅游的文化底蕴。2008年,省旅游局引导全省各地定位城市旅游形象,聊城确定为“江北水城,运河古都”,意在提炼古城深厚的水文化内涵。
聊城文化遗存众多,保留下来的文物古迹有400多处,明代光岳楼、清代山陕会馆、魏晋时期曹植墓、新石器时代景阳冈遗址和教场铺遗址、明代临清运河钞关、宋代隆兴寺铁塔、京杭大运河聊城段等,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金瓶梅》、《聊斋志异》、《老残游记》的许多题材都取之于此。俯拾皆是的民间故事,趣闻传说;流传至今的历史典故,名人轶事更为聊城增添了深厚的内涵,无尽的韵味。
聊城名人志士众多,古有宰相朱延禧,兵家孙膑,民族英雄岳飞,名臣傅以渐,状元邓钟岳,藏书富四海的杨以增;近有张自忠、范筑先、傅斯年、季羡林、李苦禅,新时代的楷模张海迪、孔繁森更是聊城人民的杰出代表,是聊城的骄傲。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如何将深厚文化底蕴以物化方式表现出来?从2012年起,聊城创意举办吸引游客参与体验的“水文化节”来放大对水城文化的传播。同时,利用移动互联网、手机客户端等新兴媒体,对水文化节产品进行营销推介。
据悉,聊城市旅游局正在完善落实“夜游水城”的产品整合营销方案,并针对重点客源市场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促销活动,在推销“水城二日游”产品时,除了持续在央视投放,还加强“山泉水圣”四城联合,与济南共同打造“名泉名汤”养生之旅,突破济南城市群经济圈、中原经济区、京津唐等主打市场,全力打响聊城“水文化之旅”品牌。
水休闲之城
时下,旅游市场需求从观光向休闲转变,聊城“水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也需要向休闲化、生活化转型,为游客创造宜居宜游的城市旅游环境。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布局,聊城市谋划了“1543”工程,以市场为导向,以文化为支撑,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形成大产业。其中,“1”是指,整合温泉休闲疗养、阿胶养生养颜、梵呗音乐养心等资源,三年基本形成“中国首选养生旅游目的地”形象。“5”是指,突出“养生、休闲、生态”主题,建设东昌古郡游憩区、凤凰绿岛养生休闲区、马颊林海度假区、黄河天音旅游度假区、古漯河湿地生态旅游区5个大型旅游综合体。“4”是指,打造运河旅游线、水浒旅游线、徒骇河旅游线、红色旅游线,这四条特色旅游文脉,把聊城水上古城、景阳冈、孔繁森纪念馆等各类优势资源串联起来,集中展现给游客。“3”是指,突破城区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不断满足群众日益高涨的旅游需求。
实施好这一工程,必须建设一批旅游大项目,打造精品景点,开发出具有震撼力、带动性强的龙头项目。今年5月16日,在中国·聊城旅游目的地建设高层研讨会暨重点旅游项目签约仪式上,现场签约重点旅游项目15个,签约金额217.3亿元。其中,聊城市政府与山东省旅游局签订《共同推进聊城打造国内著名旅游目的地城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放眼将聊城建设成“旅游大市”的目标,打造人们“最想来看、最想来住、最想来玩”的国内著名旅游目的地。来源: 大众日报